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万劫灵根:从鸿蒙树到创世祖 > 第209章 万寿山前暗流涌,道祖一语惊风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9章 万寿山前暗流涌,道祖一语惊风雷

黑风洞前,金箍棒狠狠砸在乌光流转的石门上,巨响震天,火星四溅!石门巍然不动,只留下浅浅白痕。孙悟空气得抓耳挠腮,火眼金睛怒视洞门,恨不得钻进去把那黑熊精揪出来碎尸万段。

“泼魔!缩头乌龟!给俺老孙滚出来!”他咆哮着,又是一棒砸下,山体震动,碎石滚落,但禁制光芒流转,依旧稳固。

“悟空,暂且住手。”唐僧的声音传来,平和宁静,仿佛蕴含着抚平躁动的力量。他缓步上前,看着那坚固的洞门,面露“思索”之色:“此妖禁制厉害,强攻恐非上策。佛祖赐下的袈裟自有佛缘护持,一时半刻当无妨。我等西行取经为重,不可在此荒山多做耽搁。”

孙悟空猛地回头,猴脸上满是不甘:“师傅!那宝贝袈裟就这么算了?那可是…” “非是算了。”唐僧打断他,目光深邃,望向西方天际,“贫僧心有所感,前方路途,似有更大缘法牵引。此妖盘踞于此,自有其因果。待我等功成归来,借得大乘真经无上伟力,再来降服此獠,取回袈裟,亦是易事。此刻强攻,徒耗光阴,若再引来山中其他妖王,反为不美。”

他这番话半真半假。袈裟本就是饵,黑熊精留着自有他用(未来守山大神)。而真正牵引他前行的,是前方那股越来越清晰、磅礴浩瀚却又温和内敛的木系本源气息——万寿山五庄观!人参果!

孙悟空虽然桀骜,但对唐僧口中“缘法”、“佛旨”还是心存几分敬畏。他挠挠头,看着紧闭的洞门和唐僧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神色,只得恨恨收起金箍棒:“哼!便宜这贼熊了!待俺老孙取经回来,定要掀了它的贼窝!”

师徒二人不再停留,离了黑风山焦土残骸,向西而行。白龙马脚力非凡,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孙悟空憋着一肚子闷气,扛着棒子在前开路,遇到挡路的巨石怪木,便是一棒扫清,倒也清静不少。

唐僧端坐马上,双目微闭,似乎在养神。实则识海中灵枢印记正全力运转,感知力如同敏锐的根须,深深探入脚下大地,捕捉着空气中弥漫的生机与道韵。越是西行,那股源自西方、如同大地母胎般浑厚温和却又暗藏无尽玄机的木系本源气息便越是清晰浓郁。 ‘万寿山…地脉祖根…先天乙木之精…人参果…’ ‘此物蕴含造化生机,乃戊土神山彻底复苏、净化仙域污秽的关键!’ 印记深处传递出冰冷而贪婪的指令。仙域魔渊的戊土神山虽然因水元、庚金、真火的滋养而复苏加速,但核心的污秽劫煞根深蒂固,非先天造化级别的乙木本源不足以彻底根除!人参果,便是既定目标!也是他计划中,在佛门大能(观音)眼皮底下进行的一场豪夺!

行至数日,前方景象豁然开朗。 只见层峦叠嶂之间,突兀地耸立起一座奇峰!山势并不险峻,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与祥和。云霞缭绕山腰,瑞气蒸腾峰顶。山中古木参天,皆是洪荒异种,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林中芝兰丛生,瑶草铺地,灵泉叮咚流淌,异禽瑞兽悠然自得。浓郁到化不开的先天灵气凝结成淡淡的青色雾霭,滋养着山中万物。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与一种令人神魂安宁的独特道韵。

万寿山!五庄观! 山门前并无牌匾,只有两株参天古树如同天然门柱。树下站着两个粉雕玉琢、头挽抓髻的童子,身穿青色道袍,眉宇间灵气盎然,正是镇元大仙座下弟子,清风、明月。

孙悟空火眼金睛扫过,暗自心惊:“好个洞天福地!灵气之盛,怕是比俺老孙的花果山还要强上几分!这山主怕是非同小可!”他收起几分躁动,谨慎地看向唐僧。

唐僧早已下马,神色庄重肃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整座万寿山仿佛一个巨大的、活着的生命体!一草一木,一石一泉,皆蕴含着磅礴的生机与大地道则!更有一股玄奥莫测、如同大地般厚重深邃的意志笼罩天地,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气息!这股力量之强,远超之前的黑熊精,甚至让他体内的灵枢印记都感到了隐隐的压力! ‘混元无漏,与世同君…果然名不虚传!’灵枢意志高度警惕。

他整了整袈裟,手持锡杖,正要上前通名。 识海深处,异变陡生! 嗡! 灵枢印记猛地一震! 一股源自仙域魔渊、清晰无比的意念波动,跨越时空壁垒,强行传递而来!并非来自后土或云霄,而是…灵枢树本体那沉寂意志的苏醒! 那意念断断续续,带着虚弱与急切: ‘镇…元…人参果…’ ‘不可…强夺…’ ‘旧…识…因果…存…’ ‘慎…引…天…道…’

意念戛然而止,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灵枢本体意志再次陷入沉寂。 唐僧(灵枢分魂)脚步猛地一顿!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本体意志竟在此刻强行苏醒示警?! “旧识?因果?”他瞬间捕捉到关键信息!灵枢树与镇元子?这怎么可能?灵枢乃天地初开时的鸿蒙灵根,镇元子是地仙之祖,二者似乎并无交集… 然而本体意志绝不会无的放矢!这“旧识”与“因果”,是敌是友?是善是恶?是能让他顺利获取人参果的契机,还是…更大的陷阱?

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与警惕,取代了之前的算计。镇元子这道坎,恐怕远比预想的更加复杂凶险!

就在这时,山门前的清风、明月两位童子已迎了上来。清风童子面容稚嫩却举止沉稳,拱手作揖,声音清脆如泉:“前方可是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圣僧?” 唐僧瞬间收敛所有心绪,面上浮现温和得体的微笑,合十还礼:“贫僧正是玄奘。” 明月童子接口道,语气带着一丝理所当然:“家师今早有言,故人将至,命我二人在此迎候圣僧已久。请随我们来,家师正在观中等候。”

故人?! 孙悟空听得一愣,疑惑地看向唐僧。唐僧心中更是警铃大作!脸上却不动声色,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惊讶”与“疑惑”:“哦?令师竟是贫僧故人?恕贫僧眼拙,不知令师仙号是?” 清风明月相视一笑,笑容中带着孩童的纯真,却又仿佛洞悉一切:“圣僧到了便知。家师吩咐,圣僧远来辛苦,观中已备下清茶素果。”

唐僧压下心中惊疑,目光扫过清风明月看似天真无邪的脸庞,只觉得那笑容深处,仿佛映照着万寿山厚重的山影。他深吸一口气,万寿山那浓郁的草木灵气涌入肺腑,却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沉重。 “如此…有劳二位仙童引路。”他声音平和,抬步跟上。每一步踏在万寿山的土地上,都感觉如同踏在沉睡的巨兽脊背之上。 孙悟空紧随其后,金箍棒虽扛在肩上,但火眼金睛却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他也感到了此地非同寻常的压抑。

五庄观深处。 一方简朴的石台前,一位头戴紫金冠、身着无忧鹤氅、三须飘颔的道人悠然盘坐。他面容古朴,双眸温润,仿佛蕴含了大地山川的生灭轮回,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他身前石台上热气袅袅,两杯清茶散发着淡雅清香。 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殿宇,落在了正踏入山门的唐僧身上。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仿佛看穿了万古时空的淡淡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