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云扬一屁股坐到王卫民旁边,继续讲道理:

“要是让每家每户都要拼三十块,那些家里人少或者条件实在困难的,指定也不乐意。”

“以前在生产队干活的时候讲究按劳分配,干多少活分多少粮食。现在村民下地干活,照样是干多少活挣多少公分。”

“村子里架了电线,通电之后造福的是全村人,有些家里人多,足足有七八口,有些家里人少,只有一两个,这种情况还要按户头收钱,不太合理。”

“所以我觉得拼钱这事儿,也按人头来。”

听张云扬这么一说,赵勇和王卫民对视一眼,两个人都觉得可行。

于是张云扬拿着铅笔在纸上一顿写写画画。

他们村里有105户居民。

按照镇上的要求,每家要拼三十块钱。

也就是说他们村子需要交三千一百元给镇上,作为架电线的资金。

但根据农户名册上记载,村里总共有452口人。

刨除两个五保户不算,需要交钱的有450人。

折算下来,每人要交七块钱!

赵勇跟王卫民都凑过来,看到了张云扬在纸上算好的账。

“就拿我们家来说,我们家有七口人,那就是要交四十九块钱。”

王卫民在心里默默算了一遍,算出他们家要交的钱。

他作为村长,当然希望村里能通电。

让他带头交这笔钱,他并没有多大的意见。

“我们家有四口人,那就是二十八块。”

虽然赵勇的大女儿在镇上上高中,不怎么回家,但好歹也是家里的一份子。

算上媳妇儿和两个孩子,他们家要交二十八块,这也合情合理!

“云扬,我觉得你这个办法好,按人头交钱,公平公正,这比按户头交钱要让人心服口服。”

王卫民高兴地拍着张云扬的肩膀,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还得是年轻人脑子好使。

竟然想到了这种好办法!

这样一来,那些家里人少,条件本就困难的家庭,需要交的钱也少。

家家户户都不容易,但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这钱省一省扣一扣也就出来了!

“拼钱的事情解决好了,可镇上不是还要求每家要出两个劳动力吗?这又咋搞?”

赵勇又想到了一个难题。

他直接看向张云扬。

“二舅,到时候你就告诉村民,参与义务干活的村民可以免费在生产队吃两餐!两餐有肉,保准管够。”

“这样一来,有劳动力能干活的村民,肯定争先恐后要出工。”

“至于那些年纪大点的,干不了体力活的,二舅你就安排他们在生产队做后勤工作,帮忙煮饭洗菜啥的。”

“修电线是造福全村人的好事,全村人一起出动,人多力量大,办事效率不也高吗?”

张云扬面带微笑,侃侃而谈。

这下子村民们顾虑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至于开工干活期间,村民们要吃的肉,就由他来负责。

每天要消耗的粮食,就记在生产队的账上。

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王卫民跟赵勇组织村民召开村民大会的时候,心里也有了些底气。

他们挨家挨户去通知,晚上就在生产队召开大会。

大部分村民踊跃赞同。

少数服从多数。

赵勇和王卫民作为村干部,直接起了带头作用。

他们让张云扬兼任会计,当众交钱记账。

好多村民也纷纷回家去取钱。

一些家里实在拮据,拿不出钱的,跟左邻右舍借上几块,也把钱给凑齐了。

第二天一早,赵勇跟王卫民就把申请表和凑好的钱送到镇上。

镇上的领导当面审批,又安排了两名供电局的工作人员跟着赵勇他们回龙山屯,指导埋电杆一事。

等电杆埋起来,会有更加专业的工作人员来架电线。

要是速度快的话,龙山屯能赶在过年之前通电!

赵勇跟王卫民已经开始组织村里多余的劳动力去山上砍树,运下山来做电杆。

工期紧任务重。

张云扬也不闲着,他跟媳妇儿打完招呼后,直接领着虎子带着王红斌和刘松上了山。

在半山腰还瞅见了上山砍树的村民。

村里二三十岁到四五十岁的男人都跟着上了山。

工业局来村里驻扎的两个工人给他们绘制了图纸,还给王卫民和赵勇他们发了皮尺和干卷尺。

皮尺用来量树干的直径。

钢卷尺用来量树干的高度。

既然是要用来在电线杆的木材,就得严格统一标准。

要不然栽在道路两旁,粗的粗,细的细,一看就不美观。

“二舅,你领着工人们好好干活,我出门前已经把家里多余的肉送给我二舅母了。”

“这两天够工人们凑合着先吃,等我们下山指定能把肉带回来。”

张云扬自信的跟赵勇保证。

砍树的村民一天能吃肉,更是干劲十足。

“俺们能吃苦,力气大,只要有肉吃,干活指定勤快!”

一个光着膀子,膘肥体圆的男人笑呵呵的说。

这么冷的天还光着膀子,张云扬看了都打寒颤。

可那男人干起活来力道大,干劲十足,没过一会儿浑身就直冒汗了。

在原地休息了一会儿,张云扬领着王红斌和刘松他们继续赶路。

在后山上砍伐木材,附近的小动物受到惊吓肯定会往深山里跑。

要是不走远一些的话,估计连野兔野鸡都捉不到。

一路长途跋涉。

他们在中午太阳正盛的时候进入了深山。

太阳焦烤着大地。

山脚屯子里的土地上,还有不少村民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而深山中郁郁葱葱的树木遮挡了阳光。

张云扬领着王红斌他们穿梭在幽深的丛林中,感受不到太阳的温度,反而觉得阴森冷冽。

“云扬哥,咱都走了那么久了,连只野兔子都没瞅着。”

王红斌脚上的解放鞋早就被山里的露水打湿了,要不是半道上把从家里带来的鹿肉馅包子啃吃了,现在早就饿瘫了。

虎子跟在张云扬身后,耷拉着舌头看上去也有些疲惫。

“村民们为了修电杆,架电线的事情在忙活,咱们仨这次上山那也是带着任务来的,哪能这会儿就泄气?”

张云扬扭头瞪了王红斌一眼。

“嘿嘿,云扬哥,我知道红斌哥今天为啥怨气那么大,原本秀娥婶子今天要带他去刘家村说媳妇儿呢!他在家捯饬了半天,你让我去叫他那会儿,他刚洗完头。”

刘松背靠一棵大松树,嬉皮笑脸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