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而言,一百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是刘传雄去找赵勇的时候,却绝口不提要交这笔钱。

摆明了是他故意的!

幸亏赵勇没有答应刘传雄的条件。

否则不仅会丢了后山的所有权,还会让村民们因为集资的事情闹得不可开。

“领导啊,我看你长得面善,能不能回去好好跟城里的领导求求情?”

一个村民直接握住张云扬的手,用那满是老茧的手轻轻拍打张云扬的手背。

“嗯,我了解了。”

张云扬微微点头,心中却是一阵无奈。

普通农村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是真难啊!

要是遇上赵勇那种一心为村民谋发展谋福利的村支书还好。

可遇上刘传雄这种自私自利的,简直是倒霉。

不过这件事儿也不能只听村民的片面讲解。

张云扬决定骑着自行车在去趟镇上。

按理来说,镇上既然决定选择一个村庄作为通电试点村庄,修电杆和电线的钱应该也会一并解决才对。

生活在镇上的领导不可能不知道农村条件有多么艰苦。

要让每家每户拿出一百块钱来修电杆铺电线,根本就不现实。

张云扬到了镇上办事处,只见着了值班的小科员。

不过从值班科员那里,他也了解到试点村庄村民确实需要拼钱埋电杆架电线,不过每家每户只需要出三十块钱。

除了拼钱之外,到时候每家每户还需要出两个劳动力,帮忙一起修电杆,铺电线。

这下总算是真相大白。

看来那刘传雄是想借着让村里通电的借口,压榨他们村的百姓。

原本三十块钱的集资费,硬生生被他涨成一百块!

其中七十块的差价,估计大半部分进入他的口袋。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跟镇上的一些领导勾结。

有些钱是拿去贿赂镇上领导的。

好在他们村的村民都不愿意拼钱。

现在这件事也闹黄了!张云扬也懒得管闲事!

值班的科员告诉张云扬,要是龙山屯还想取得试点资格的话,得召开一次村民大会。

只要村民们都同意集资出力,这次试点的名额就可以顺理成章批给龙山屯。

一听这个好消息,张云扬连连道谢。

他来不及歇口气,又赶紧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回村子。

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赵勇和王卫民。

然而赵勇跟王卫民听到这消息却并不高兴。

赵勇走到办公室外面,一屁股坐到石台阶上,点了一根旱烟,愁眉苦脸。

王卫民端着搪瓷杯里的茶水,走出来坐到赵勇旁边:“电杆倒是好解决,咱们后山山上有不少木材,只要粗细大小合适,就能砍下山做电杆。”

“这段时间田里的土豆也收完了,地里没活,好多村民都猫冬了,要让每家每户出两个劳动力帮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是架电线还要三十块钱,太难为人了!我估计村里大半的村民都不会同意的。”

三十块钱对于村民们而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就拿王卫民家来说,他以前在生产队当治保主任,三十块也得不吃不喝攒一个月。

更别提那些平时都在田里干活挣工分的普通村民了!

他们在田里干一天工分,顶多挣五六毛钱。

三十块是他们面朝黄土被朝天,在地里干上两个月的辛苦钱!

张云扬看得出来,王卫民跟赵勇就是因为这件事发愁。

他把村子里的农户名单大概翻了一下。

村子里总共有一百零五户居民。

有些家里有七八口人。

就比如王卫民一家,他们一大家子人没分家。

老两口加上老大老二两个儿子和媳妇儿,再加王红斌,一家就有七口人。

这还没把他们家大儿媳妇肚子里没出生的孩子算上呢!

可有些一家就只剩一个人了。

比如村里的李老汉和王大娘。

两个人都是村里的五保户。

像他们这种让他们拼钱根本不现实。

还有村委的许寡妇,她男人去年去镇上矿山打工,晚上喝醉了酒,跌进矿场旁边的河里淹死了。

他那算不得工伤,矿产老板也不认账,一毛不拔。

家里就剩许寡妇一个人领着个两岁的孩子,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艰苦。

像许寡妇这种情况,照样拼不出钱。

再一个,村子里还有几户是那种死了爹娘,三四十岁还没讨媳妇儿的单身汉。

那几个单身汉是出了名的好吃懒做。

平日里游手好闲,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村子里大事小事从不参与。

想让他们掏钱或者出力,那也是白日做梦!

一旦召开村民大会。

这些家里困难,拿不出钱的人肯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而一旦有人带头,其他就算家里富裕的,一听要拼钱也是会有所顾虑。

真正涉及到要自掏腰包的利益,估计村民们也就没那么团结,没那么无私了!

没办法,这就是人性。

考虑到这些,张云扬觉得按照每家每户拼钱的办法,既不可行也不公平。

于是他拿着村里农户名册,来到赵勇和王卫民跟前。

“二舅,王叔,咱们村要想通电,集资拼钱是必须的。”

“要想架电线通电,除了电杆电线之外,镇上要建中小型发电厂、变电所、村子里要安装变压器、电表。”

“这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大头政府已经担了。现在就需要村民们集资解决咱们村段电线电杆的问题,这已经很不错了!”

张云扬苦口婆心,眼巴巴的劝说着赵勇和王卫民。

之前他觉得这次要是实在不行通不了电,那就再等上一两年。

可见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错过就太可惜了!

“咱错过这次机会,就算再等上一两年,照样需要村民拼前架电线啊。”

张云扬继续说道。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农村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十分落。

不仅仅是他们龙山屯的村民有困难。

全国各地多少农村,哪里的农民不困难?

国家把通电的大头资金都解决了。

让村民们每家每户拼点钱,把电线架到村里,压根不过分。

“云扬,理是这么个理,可就算我跟你二舅能想通,村民们能想得通吗?”

王卫民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