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 第315章 秦桧暴打投降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书省,秦桧署衙。

曾经的右谏议大夫是隶属于谏院,元丰改制后谏院被废,右谏议大夫划入中书省,能直接向皇帝禀报事情,也有纠察弹劾的权力。

秦桧翻看着搜集来的消息,却都不满意,因为没有找到让他一举弹劾,乃至于在朝野内外扬名的事情。

秦桧看着不满意,忍不住摇头叹息。

不远处,右谏议大夫徐秉哲也在。

徐秉哲看着秦桧无聊翻书的情况,冷笑道:“秦大人,你是没事儿干吗?还是心神不宁?总是草草的翻看资料。”

徐秉哲是老资历的右谏议大夫,在这个职务上多年没有变动。

论资历,他比秦桧大。

论年纪,他比秦桧更老。

历史上,徐秉哲和已经被处置的王时雍一样都是投降派,积极为金人奔走,鼓吹割地求和。

东京城被攻破,徐秉哲甘愿做金人的走狗,为金人搜刮女子,搜刮金银送去讨好金人,毫无骨气。

赵桓穿越后,徐秉哲自然没了为金人奔走的机会。

之前,开封府尹空缺,朝廷提议选择开封府尹的人选,白时中提议徐秉哲接任。

赵桓不满徐秉哲,直接说徐秉哲长相有碍观瞻,否定了徐秉哲出任开封府尹的可能,更是敲打了徐秉哲。

这些年来,徐秉哲一直没有升官,心中有怨气。

偏偏秦桧这个小年轻,在短短时间就异军突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太学正,成了右谏议大夫。

在徐秉哲的心中,秦桧是谄媚之臣,靠着向皇帝献媚,靠着趋炎附势,才有现在的官职。

恰是如此,徐秉哲一直瞧不起秦桧,对秦桧的态度很不好。

秦桧抬头看过去,反击道:“我翻看奏折,我叹气,吃你家饭了?关你屁事啊!有本事,你也这样啊?有本事,你找陛下弹劾我啊?”

徐秉哲被怼了,也是怒火上涌,借题发挥道:“你是大宋的右谏议大夫,是朝廷重臣,却口出恶言,有辱斯文,枉为右谏议大夫。”

“关你屁事!”

秦桧语气很冲,嘲讽道:“活了五十多年,还是个没人搭理的右谏议大夫,丢人!”

“你,你……”

徐秉哲气得吹胡子瞪眼,不屑道:“你真以为,陛下真的欣赏你吗?我告诉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陛下一时间兴起提拔你,过段时间就会忘了你。”

秦桧不屑道:“你真是多管闲事,你这么喜欢管事儿,干脆去大街上扶下老奶奶过街。或者看看哪家的小娃需要人带着,去帮忙带一带。亦或者青楼里面,那种胖胖的空虚的妇女,你赶紧去慰问一下。”

徐秉哲气得红了眼,撸起衣袖道:“欺人太甚!”

秦桧冷笑道:“我就欺负你,又怎么样?难不成你这个老胳膊老腿儿的人,敢和我较量拳脚吗?”

徐秉哲大怒道:“我,我……”

“你什么你?”

秦桧不屑道:“你徐秉哲是什么底细,难道我会不清楚?”

“别看你现在,叫嚣要攻打金国,是标准的主战派。实际上之前,你一直叫嚣要投降金国,要割地赔款。”

“你这样的老狗,也配在我的面前狺狺狂吠。”

秦桧摆手道:“滚一边儿待着去,多看你一眼,本官都觉得恶心。””

徐秉哲紧握成拳,恨不得要出手。

却在此时,有随从进入道:“周公公来了。”

周公公特指周瑾。

作为皇帝身边的心腹,周瑾来了,秦桧的神情骤然紧张起来,眼神愈发严肃。因为周瑾来了,意味着陛下要启动计划。

徐秉哲继续嘲讽道:“周公公来,又不是找你,你这么紧张干什么?”

秦桧却没有说话。

不一会儿,周瑾进入值房,看到了起身迎接的徐秉哲和秦桧,吩咐道:“秦大人留下,其他人退下。”

徐秉哲脸上的神情僵住,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去,只能恨恨的瞪了秦桧一眼,转身就离开了。

秦桧躬身问道:“周公公,陛下准备启动军改了吗?”

周瑾道:“陛下口谕,明天朝会上,请秦大人上奏。陛下很看好你,秦大人可不要辜负了陛下的一番期望。”

秦桧神情肃然,表态道:“请周公公转告陛下,我秦桧誓死忠于陛下。陛下的事情,就是我秦桧的事情。纵然有艰难险阻,我秦桧也不会后退半步。”

周瑾点头,起身就离开。

秦桧留在原地思考,实际上也没什么多想的,因为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明天上奏就是。

在秦桧思考着时,徐秉哲走了进来,直接道:“秦桧,周公公来说什么?”

那种居高临下,自以为是,更不把秦桧放在眼中的态度,让秦桧不再控制情绪了,大骂道:“老贼,凭你也配刺探陛下吩咐的机密?讨打!”

砰!!

一拳撞在徐秉哲的脸上。

徐秉哲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捂着疼痛的半边脸,咬牙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秦桧,你真是穷凶极恶。”

秦桧说道:“刺探陛下的机密,你才是找死。明天的大朝会,我一定会弹劾你,准备好向陛下解释吧。”

说完,秦桧大步离去。

徐秉哲脸上的神情一变再变,却没有服软,想着不会让秦桧得逞的。

秦桧出宫后,去了青楼歇息。

第二天上午,秦桧在温柔乡中醒来,换上官袍就早早来到皇城外,跟着文武百官一起入朝。

百官入朝,赵桓升殿议事。

秦桧站在自己的位置,没有急着上奏,任由一个个官员上奏。等大多数上奏的官员停下,秦桧才走出来,高声道:“陛下,臣秦桧有本奏。”

赵桓眼神期待,说道:“秦卿要上奏什么呢?”

秦桧一副大无畏的模样,掷地有声道:“当今大宋,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下,变得日渐强盛,令西夏称臣,令金国自称儿皇帝。”

“时移世易,臣认为昔日的军制已经不适合,必须要改革才行。”

“臣建议改革大宋军制,改变强干弱枝的局面。不仅帝都要有精锐的禁军镇守,地方也应该划分战区,安排精锐军队驻守,由武将执掌坐镇。”

“简而言之,帝都有精锐,地方也有精锐,由强干弱枝变成强干强枝。”

秦桧躬身道:“臣肺腑之言,请陛下明鉴。”

轰!!

一番话如平地起惊雷,在大殿中炸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