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法眼:明王 > 第125章 繁雾(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当宗甲拖着虚弱的伤体,看到了王盛手底下的“繁雾联军第六师第四营”时,他已经彻底傻了眼。

山洞之中,当王盛意气风发的说要带着宗甲去看看自己的军队时,宗甲还受宠若惊的以为王盛想给自己闹个阅兵式啥的,颇为紧张,生怕自己这个江湖人不懂军中规矩,给法门丢脸。

于是王盛和刘小二就带着尚在重伤之中的宗甲爬出地洞。当他们艰难得走过郊外的荆棘丛和石头山后。宗甲看着眼前这个大概七百人的村子,心中不免有些疑虑:

“就这么点人,能养活一个营的士兵吗?”

当然,这个疑虑很快就被宗甲打消了。当王盛召集手下所有兵力,排列整齐,请宗甲检阅时,就连报数都省略了。宗甲拿眼皮一扫,这个所谓的繁雾联军六师第四营,竟然拥兵整整七个人!!!

“呃…”宗甲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试探的问道:“王将军,为什么贵部只看到了军官,没见到士兵呢?”

王盛丝毫没看出宗甲脸色的难看,大剌剌的说:“什么军官士兵,俺们联军里不兴这个,第三营的人都在这里了!”

宗甲在心里不停的安慰自己:“别生气别生气,再怎么样人家也是个师长,怎么可能就这几个人?”

“那…”宗甲还是不愿意死心:“能再带在下去看看你们的其他营吗?”

“其他营?谁告诉你我有这么多部队?咱们第六师的队伍里,拢共就有个四营!”

宗甲白眼一翻,险些背过气去。

过了好一会,他才从巨大的落差感里回过神来,强忍住把王盛的脑袋塞进脖腔子里的冲动,强笑着问:“既然你只有一个…营,为什么不叫一营而叫四营呢?”

“嗨…”说起这个,王盛倒是十分得意:“你不懂,咱们联军实力弱,要是被东吴官府的人知道我们只有这点人,早就派人把我们灭了。我们号称第六师,给敌人的感觉就是我们人多。就算我是老末,但联军也至少有六个师的兵力。而我叫四营,敌人也会觉得我们至少有四个营人马。”

“那你们联军真就只有六个师?”

“谁说的?”王盛满脸理直气壮的说:“俺们十几个师呢,我六师已经是番号小的了,除我以外,俺们还有八十八联队、一百零一师、新编第三百兵团和第九方面军呢!”

宗甲彻底倒地不起。

“海侠、海侠。你怎么了?”王盛连忙扶起他,安慰的说:

“我知道,你是看不起我们这点人。但你放心,我们第六师兵力少是因为去年东吴借着剿匪的名义下乡大肆扫荡,我们联军元气大伤,若是从前,我们的兵力可绝不止这点人!”

“那倒不是…”宗甲的希望再次燃了起来:“那说起来你们被清剿以前又有多少人呢?”

“说不清的,反正我们第六师那时候也阔过,全师算上城里的眼线,还有做饭的、管钱的还有管兵的。足足有二百多人呢!”

听了王盛的介绍,宗甲已经彻底对这个所谓的繁雾联军失去了兴趣:所谓的联军这里几个师、那里一个兵团的兵力。牛皮吹得震天响,可实际上撑死了也就一千多号人。说他们是游击队都算是抬举了他们。

要知道东吴虽然是个小国,但经济繁荣,人口并不算少,算下来至少坐拥八百万人口呢。繁雾联军这帮人要是真的造反,就好像是把几滴尿滴进了大海里,屁用没有。

难怪东吴朝廷要以剿匪的名义扫荡他们。在朝廷看来:他们这些人手,可不就是一帮流氓草寇吗?说不定人家东吴朝廷压根就不知道繁雾联军这几个字。在东吴士兵看来,所谓的剿匪任务就是去村里抓几个二流子,勉强就算是维持治安了。

要知道,法眼会的组织架构虽然是个松散的民间组织。可是由于管理得当,传播广泛。法门弟子可是足足有数百万之多,几乎已经赶上了一个小国的总人口了。当年灭法行动一战,法眼会更是能够与国家机器直接进行对抗。秦军更是一口气捕杀了十多万的法门弟子,使得法门元气大伤。

而这个繁雾联军,若是和法门的伤亡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无病呻吟。

听完了王盛的介绍,宗甲给了繁雾联军一个精准的评价:“乌合之众。”这帮草寇的实力令宗甲毫无合作的兴趣。虽然他很感激王盛曾经救过自己,但想要靠着这帮人打垮东吴政权,无异于痴人说梦。

“算了,我还是等着炬子的支援吧…”宗甲心里这样想道。

王盛却没察觉到宗甲眼里的失望,接着又十分热情的招呼宗甲吃饭。他吩咐刘小二道:“去村头罗大娘家端几个菜过来,对了,海侠有伤在身,请罗大娘多蒸一个鸡蛋给海侠补补身子!”

刘小二面无表情的走过来,向他摊开手:

“给钱!”

王盛有些尴尬的把他拉到一边埋怨道:“你这小子不是在扫我的面子吗?先给罗大娘打张欠条,告诉她等咱们缴获了敌人的物资就还她。”

刘小二申辩道:“上次罗大娘就说了,咱们都一年没有行动过了,这次说啥也不能赊账了。”

王盛抓耳挠腮,突然想起:“对了,我这还有一把匕首,这可是我做营长时老师长送我的,告诉罗大娘,先抵押给她,以后我再来赎…诶诶,去哪了?”

刘小二看他翻箱倒柜了半天也一无所获,再次面无表情的提醒他:“去年冬天你找村里白老爹借钱买棉衣时,已经抵押给他了…”

“嗨,我给忘了。”王盛一拍脑袋:“这不是上次给你们买棉衣的事情吗?让我看看我还有点啥…你那还有什么好东西吗,先拿出来应应急…”

“我的东西上个月付房租时,已经被你拿走了…”

“哦哦哦…”王盛恍然大悟:“这下可难办了…”

宗甲看着他尴尬的样子,有些想笑:“穷成这笔样,还学人家玩造反吗?”

他心里想着,但还是摸出了一袋银子,递了上去:“我这里还有些散碎银两,如不嫌弃,请拿去先用吧…”

王盛回头一看,立刻喜笑颜开,这些钱也够他们八个人吃一个月了。

“那怎么能行,那咋好意思呢?”

他嘴里说着,手上却老实不客气的把钱袋接了过去,又吩咐刘小二:“快,先去找罗大娘去吧!”

刘小二是少年心性,看到宗甲的钱袋上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黑色老虎,十分威武时髦。立刻爱不释手的说:“海侠大哥,你这个钱袋好漂亮啊!”

宗甲哈哈一笑。他虽然喜欢行侠仗义,但对于自己的穿着饰品却是十分考究。这个钱袋本也是他的心爱之物,但已经用旧,于是大方的说:“小兄弟你既然喜欢,拿去就是。还有,以后各位也不必叫我海侠,小兄弟你叫我一声唐大哥也就是了。”

刘小二欢呼一声,欢天喜地的去了,宗甲笑道:“贵部倒是快人快语,不愧是反抗强权的豪杰。”

王盛也笑:“这次我们囊中羞涩,让唐兄你见笑了。不过小二这孩子也是可怜,长到这么大也没见过啥好东西。这次能得到这个钱袋,虽然不能装钱,也能让他开心好久了。”

宗甲有些奇怪:“有个问题在下不知当不当问,这孩子恐怕也就十三四岁吧,为什么没有待在父母身边,反而参加了你们联军呢?”

王盛叹息:“这孩子命不好,他爸吃喝玩乐,欠了海家好大一笔高利贷,气死了老婆不说,自己也被海家抓起做了苦工。临死之前,又被海家逼着把儿子抵押给他们抵债。海家把小二卖到外地做了奴才,直到押运的时候被我们救下,我们看他无家可归,于是就收养了他。”

听了刘小二的遭遇,宗甲沉默了一阵。他决定留在东吴,就是为了帮助刘小二这样被肉食者迫害的人们。

“这种情况的孩子多吗?”

王盛说道:“自然是多的,我们联军里大都是被东吴朝廷迫害得走投无路的人,否则谁愿意好好的日子不干,来和官府拼命呢?这些孩子如果运气好,被我们救下来了,大都愿意参加我们联军。只要过上几年,他们就会是最好最坚定的战士。”

宗甲点点头,心想这个繁雾联军虽然实力不济,但是行侠仗义之心不减,也不愧是侠义道中人,心中对他们的轻视也就淡了几分。

不一会,刘小二和另一个联军士兵也端着几盘炒菜,一桶饭和一碗蒸鸡蛋回来了。王盛赶紧招呼着宗甲和几个士兵一起吃饭。

宗甲看王盛虽说大大小小也算是繁雾联军里的一个头目,但和士兵们同席而食,一样的盛饭洗碗,毫无架子。还把自己碗里的饭匀给了刘小二等几个还在长身子的少年。丝毫没有那些列国军中的陋习。

吃完了饭,几个士兵正要去睡觉,王盛嘱咐道:“记得下午过来识字。”

几个少年哀叹一声,满脸无奈的走了出去。宗甲有些奇怪:“怎么,贵部还给士兵们教书吗?”

王盛点点头:“我们联军和其他军队不一样,孩子多,所以都是要识字的。这样孩子们就算长大了,不在联军里干了,出去总有个谋生的手段。”

宗甲点点头,对于繁雾联军又有了几分了解:“这和托儿所也差不了多少了。”

宗甲在柳泉村住了半个来月,胸口上的重伤终于开始有了愈合的迹象。看来是这红雀之力抑制完美体恢复之力的特性终于开始削弱了。

他一心只想早日恢复,继续投入到抗击东吴的战斗当中。一等到伤口开始愈合,立刻就准备找到王盛辞行。可王盛却并不在村里。

他找到刘小二打听:“你们王师长呢?”

“他一大早就去村子后面的森林里了。”

于是宗甲又跑到树林子里。这些天他闲来无事,只能和王盛聊天。从王盛的嘴里,他也了解了一些繁雾联军的历史。

从王盛嘴里,他才知道:原来,在东吴境内,大多数的城市经济都比较富庶。城中百姓生活得不错。百姓们的抵抗之心也并不强烈。可是,在广大的农村,农民们的日子过得却不那么美好。城里富庶的贵人们早已靠着强取豪夺霸占了农村的大量土地。大多数的农民只能靠着租地生活。

面对农民们,城里的贵人却并不像对待城市居民那样伪善,而是毫不留情的对他们进行最残忍的迫害。不仅佃租极高,而且许多农民又因为欠债而失去了人身自由,一生都只能做为贵族制造粮食的农奴,无法翻身。

久而久之,自然就有忍无可忍之人起来反抗东吴贵人的压迫。虽然他们屡次遭到东吴军队的清剿,实力难以壮大。可是反抗之心一旦兴起,就再也无法扑灭了。

更何况东吴官府除了对农民实行惨无人道的压迫之外,对城市居民也没有手下留情。对于如何收割城市百姓的财富。各地官府也是各有奇招。

除了像蜃城海家一样靠着伪善欺骗民众,趁机收割的豪强外。其他城市也有不少贵族或是强取豪夺,或是用苛捐杂税来收割城市百姓。总之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只要能更快敛财,东吴的贵人们可不会在乎什么脸面和道德。只不过是东吴一国的经济终究是依靠对外贸易和在列国间的左右逢源才发达起来的。大部分的城市人口借着红利,日子过得不像农村人口一样艰苦。因此来自城市的反抗自然也少了一些。

不过东吴官府的虚伪终究也没有骗过东吴所有的人。随着各城市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底层百姓越来越穷。这些年来自城市的反抗百姓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大都是被贵族富豪们收割得一无所有之人。因此在城市里再没有了立足之地,甚至是像张和一样变成了没有自由的奴工。如果他们足够幸运能够逃离地狱一样的劳工营,就有可能加入联军,成为反抗东吴高层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