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非九品高手出手!

“通常情况下九品高手不会轻易出手,但若是殿下威胁到了刘氏江山呢?”白宁语气凝重说道:“据我所知,京都深宫中至少有三位九品高手坐镇,其中一位更是刘家人,我知道殿下背后有一位很厉害的九品高手,但远水救不了近火,殿下还需早做防备。”

李长风点了点头:“白将军所言极有道理,我会小心防范的。”

白声远趁机进谏:“殿下,朝廷已经是外强中干,各地已经无兵可用,而我军已有三十万之众,且士气高昂,现在正是大举反攻的最好时机!”

李长风也正有此意,这么久以来他们都是被动应战,现在终于有了反攻的能力。

“我早就说过了,排兵布阵之事白大将军尽可做主,不必与我商量。”李长风说:“若是需要,我也随时听候白大将军调遣。”

白宁有些诧异,见李长风不像开玩笑,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白声远也不推辞,走到议事厅中间的军事沙盘,开始说道:“朝廷在西边现在只剩一个湘州了,湘州境内兵马数量不会超过一万,可以让敢死营去拿下。”

“朱雀营、风字营北上,从襄州、朗州一带攻入京都。”白声远接着说道:“无双营向东出击,过齐州、跨横天江,从丰州、云州一带向京都逼近。”

说着,白声远又说道:“白宁带来的三万新军,我打算全部并入无双营,不知这样安排,王爷是否满意?”

李长风问:“三万新军都并入无双营,那白宁你打算怎么安排?”

白声远说:“末将身边还缺个副手,就让他先留在末将身边吧。”

“那岂不是屈才了?”李长风看了眼白宁,说:“我打算组建青龙营,白将军可为主将,那三万新军就归入白将军麾下吧。”

“青龙营?我为主将?”白宁愣了下,随即叹了口气,俯身行礼说道:“王爷,我们可都姓白啊。”

李长风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然用了你们,就不会怀疑你们的忠心。”

白宁单膝朝着李长风跪了下去,右手横在胸前:“谢王爷信任。”

李长风上前扶起白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咱们楚军不兴下跪这一套,站直了!”

安排好白宁后,李长风又问白声远:“对了,马小忠不愿意守西岭边关,我想了想,玄武营以重骑兵为主,的确不适合守城关,不知道白大将军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

“若说合适人选,那自然是我去最合适,可我现在没办法离开……”白声远想了想,想到了一个合适人选:“原庚字营主将郑洪,差点把他给忘了!此人是个难得的良将,在南荒训练新兵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倒是可以去镇守西岭!”

“郑洪吗?”李长风想了想,点了点头:“那就让他从南荒挑选三万精兵,去西岭接替马小忠吧。”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长风送走了白声远和白宁,正想去后院看看宋南依,却见李铁牛远远看着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长风走过去奇怪问道:“大哥,有事?”

李铁牛憨厚笑了笑,说:“襄州那边来了几个人,说是咱们亲戚,你要是不忙的话,要不要见见他们?”

李长风这才想起陈川跟他提过这事,只是后来一忙把这事给忘了。

“咱们家在襄州还有亲戚?”李长风十分好奇:“我怎么从来没听爹娘说过啊?”

李铁牛说:“我小时候好像听咱爹提过那么一嘴,咱们爷爷好像就是从襄州那边过来的。”

“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啊。”李长风说:“咱们去看看。”

路上,李铁牛说:“李家在襄州是大家族,认亲对咱们也有好处,说不准能帮咱们拿下襄州呢。”

李铁牛带着李长风朝着王府一间偏院走去,路上大致给李长风介绍了一下情况,大概一个月前, 一行商人模样的陌生人来到了王府,言称是楚王的亲戚。

当时李长风并不在王府,陈川听说是王爷的亲戚,自然是不敢怠慢,连忙请来了李铁牛。

起初李铁牛并不相信自家在襄州有亲戚,直到为首的老者拿出一块发黄的玉佩,这样的玉佩李铁牛手里也有一块。

李长风来到偏院时,见院中只有一老一少,老者胡子花白,枯瘦如柴,精神矍铄,两只眼睛如同会发光的珠子,明亮异常。

老人身边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儿,瞪着眼睛好奇的打量着李长风,粉雕玉琢,十分可爱。

那老者目光落在李长风身上,打量一番后满是褶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就是李长风?三哥的孙子,现在的楚王吗?”

不等李长风开口,那老者自顾自开口说道:“老朽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就不给殿下行礼了,楚王殿下不会怪罪吧?”

李长风自然不会计较这些,开门见山问道:“你说与我们是亲戚,有什么证据吗?”

“证据自然是有的,不然老朽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这里认亲。”那老者从怀里掏出一块发黄的玉佩递给了李长风,“这东西你应该不陌生吧?”

这玉佩李长风他们家也有一块,是他爹留下的,说是玉佩,其实跟块石头差不多,不值什么钱,但毕竟是爹娘留下的,所以一直由李铁牛保管。

问李铁牛要来了玉佩,李长风仔细对比,发现两块玉佩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有玉佩中间的数字不同。

李铁牛的玉佩上依稀可见一大一小两个数字,字迹稍大的刻着一个“五”,稍小刻着数字“三”,那老者的玉佩上同样刻着一大一小两个数字,字迹大的刻着“五”,字迹小一点的刻着“十一”。

“真的一模一样。”李铁牛说:“我仔细比较过了,这两块玉佩不管是材质还是形状,都是一样的,咱家这块一直都是我保管的,旁人根本不会知道。”

李长风看着那老者,皱了皱眉头:“咱们真的是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