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这个昏君恐怖如斯 > 第65章 云州见闻,白莲肇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章 云州见闻,白莲肇生

此刻杨烨还在烦恼云州这种作物,和自己的话有什么关系,我是要当昏君的,你们把功劳都给到我算什么。

不过,此时一直在的梦游太虚的万古庄听到这件事情后。

整个人都震惊了,这些凡人真的用凡人的手段,对抗了自己挨饿的天命?

而且,这些所谓的青麦,居然隐隐约约有功德的金色光芒,以凡人之身积累如此功德,莫非是失传已久的功德成仙之道。

凡人的寿数有限,却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自己研发出了这种可以适应极端环境的粮食!

看来,为人族谋福利,逆天亦是顺天,道之阴阳,亦是如此。

“陛下果然高明,是老道输了!”万古庄一代宗师,此刻对于凡人的感悟更上一层。

“啥?!”杨烨气不大一处来,你不是仙道高人,不应该批评我吗?怎么还?

“愿赌服输,这件人胜天之事,老道认了,这葫芦里的碎骨醒神酒,就当彩头如何?”

说着,万古庄递出来了自己的一个葫芦,不过不是那件法宝,而是一个玉葫芦,晶莹剔透。

破妄之眼!

【碎骨醒神酒】

【扶摇道独门秘酒,用百种珍惜药材酿造的灵酒】

效果:饮用后可以大幅度提升肉体和神识的强度,第一次饮用效果最后,之后效果不明显

好东西啊!

看看!就算不是系统出品,也可以嫖...不...得到好东西!

“仙长太客气了,朕怎么好意思!”杨烨嘴上说得好,手上却一点都没有拒绝。

在场的人都是心知肚明,没有人点破,场面有些尴尬。

“这位君总督,我是否可以见一下,你口中的那位老友,老道游戏红尘,倒是喜欢结交那些有趣的人!”

杨烨也很好奇:“你口中的这位老友,朕也有些兴趣,不如引荐一二...”

当然,杨烨的内心无人得知,要是引荐了,立刻给发配到西北,北境,暗影岛这些偏僻的地方去!

赌对了!圣上的确是明君,作为云州总督,寒门出身的君风仙,对于杨烨的天命论和招贤令,一直都是很赞同的。

马屁还得拍啊!于是这位云州总督立刻跪拜!

“臣的老友本是一名农夫,之前在云州荒山上一直耕种,如今得了圣上的招贤令,前往安京去了!”

“不错!朕定然会委以重任!”

“土地,是不会变的,我却可以改变播种在土地上的作物,就如这青麦一般,若不是尝试过,又有谁知道云州一地也能种出大量粮食!”

“全赖陛下点明!我等为官之人,便是为了改变天命,如果全都由着天命,地不能耕种就不事耕种,天将干旱就放任自流,那要我等又有何用呢?”

君风仙那一对浓眉跳了跳,显得格外激动。

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理解天命之论,但他却能无条件支持。

君风仙也曾问过一些仙道修士,云州龙族怨恨已久,顺应天命而生,云州必然会是大旱。

后来云州大旱三年,印证了推演,可君风仙却担心起来。

君风仙不愿意。

这是自己的百姓,应该有他自己的路,而不是顺着天命安排,当一个大旱之中的工具人。

那些云州百姓就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从来都不是随便可以丢弃的物品。

他虽然不是个好儒士,但是是个好官!

以前君风仙不敢对抗天命,不敢对抗所谓的龙王震怒,云州大旱,但现在有了杨烨,听到了天命之论,他有了些想法。

他要抗争,因为他曾经也是个百姓。

子受不知道君风仙的内心想法,只听了他的长篇大论,露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

皇帝的一句话,居然给这个总督,这么大的鼓励?

如果是这样,云州农耕新生活,还真跟自己有那么一丁点关系。

我特么真没有啊!

“卿当谨记,此为你与你友人二人之功,走吧,继续看看这云州,听说一座龙王庙来着。”

杨烨决定离开这片令人伤心的田地,再往他处看看,也算是散散心,解解心中郁闷之情。

杨烨出巡云州的消息传得很快,在云州城内并不是只有那些朴实之辈。

云州龙王庙,一个脸上无眉,背后的衣角上绣着人正在紧皱眉头。

“想不到这个昏君居然真的到了云州来了,咱们白莲圣教筹谋多年,才让云州的龙族因为陈年夙愿不下甘霖,大旱三年,还有那钟青麦,虽然口感不好,的确可以酿酒,没有想到,云州还有这样的能人,咱们要是造反,真的就得考虑一下了!”

说话的正是白莲圣教在云州的代言人,白莲圣教四大法王之一的薛法王!

此人是山贼出身,一身横练的功夫出神入化,更是擅长白莲教的蛊惑人心的邪术。

“对了!此次昏君随驾之人中可有仙道高人?”

“有大内总管高承恩,木兰侯秦凉玉,还有一千御林军,不过据说这些人都是精锐无比之人,斩杀了牧族的可汗乌尔单...还有,着杨烨居然引得牧族的长生神出手...”

一名下属回禀道。

“那长生神虽然是外族邪神,但是也了不得的存在,看来杨烨的身边有高人护法,咱们就继续宣扬大旱乃是皇帝无德,争取愚民的信任,对了,马上不就要有人求雨了吗?”

“君风仙那个侄子不是刚刚好可以做祭品吗?”

“法王果然高明,属下立刻就去办!”

龙王庙下游。

君风仙感念青麦之功,是因为这种作物一出,便解决了大量百姓因为干旱,无法维生的困扰。

但在此前,云州早就经历了多次风雨。

古人们敬畏上天,因为一次大旱,一次洪水,就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让他们活不下去。

云州也没有余粮救济那些因天灾而无法维生的百姓。

只能勉强将他们安置在龙王庙的下游。

这里没有高大的府宅,有的只是一大片低矮破落的草屋,也是云州最大的藏污纳垢之地。

君风仙有心整治,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云州的干旱何时才能结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