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未央宫内烛火摇曳,柔和的光芒将室内映照得温馨而静谧。楚君逸批完最后一份奏折,揉了揉眉心,抬眼望去,只见苏锦璃正斜倚在软榻上,手持银针,专注地绣着什么。
他轻手轻脚地走到苏锦璃身旁,在她身边坐下,“璃儿,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在绣什么呢?”苏锦璃抬起头,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将手中的绣品展开,“陛下,您看,这是臣妾为您绣的龙纹锦帕。”楚君逸低头仔细端详,只见锦帕上的金龙栩栩如生,鳞片纹路清晰可见,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精致与用心。
“璃儿的手艺越发精湛了。”楚君逸伸手将苏锦璃揽入怀中,在她发间轻轻一吻。苏锦璃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只要陛下喜欢便好。”两人就这样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便被打破。次日清晨,楚君逸和苏锦璃还未起身,便有小太监匆匆来报,“陛下,皇后娘娘,礼部侍郎上书弹劾太子太傅,说他在教导太子时,言语间有不臣之意!”楚君逸眉头紧皱,太子乃是他与苏锦璃的嫡子,承载着他的厚望,如今太子太傅被弹劾,此事非同小可。
苏锦璃也坐起身来,神色凝重,“陛下,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背后定有推手。”楚君逸点头,“朕也觉得蹊跷,走,去朝堂看看。”两人迅速更衣,前往朝堂。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礼部侍郎王大人站在朝堂中央,义愤填膺地说道:“陛下,太子太傅李大人在教导太子时,多次暗示太子,陛下的皇位并非正统,还说太子将来要有所作为,需得另谋出路!此等大逆不道之言,实在是罪不可赦!”
楚君逸脸色阴沉得可怕,“王侍郎,空口无凭,你可有证据?”王侍郎连忙从袖中拿出一卷竹简,“陛下,这是微臣派人暗中记录的李大人与太子的对话,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这些话!”
楚君逸接过竹简,仔细查看,苏锦璃也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只见竹简上的字迹确实是李大人的笔迹,记录的内容也如王侍郎所说。楚君逸将竹简重重地摔在地上,“李大人,你作何解释?”
李大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陛下明鉴,微臣绝无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这分明是有人栽赃陷害!”王侍郎冷笑道:“李大人,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不成?”
就在这时,苏锦璃站了出来,“王侍郎,这竹简上的字迹虽与李大人相似,但其中有一处破绽。李大人写‘谋’字时,中间的‘日’字会稍微扁一些,而这竹简上的‘谋’字却并非如此。再者,李大人向来忠诚,辅佐陛下多年,从未有过异心,如今突然被弹劾,其中必有隐情。”
楚君逸听苏锦璃这么一说,再次仔细查看竹简,果然发现了这个破绽。他怒目而视王侍郎,“王侍郎,你可知诬陷大臣是何罪?”王侍郎心中一慌,但仍强装镇定,“陛下,这或许是李大人故意改变字迹,想要逃脱罪责!而且,此事关系到太子,微臣也是为了朝廷的安危着想!”
楚君逸冷哼一声,“好一个为了朝廷安危着想!来人,将王侍郎拖下去,严加审问,务必查出幕后主使!”王侍郎被拖走后,朝堂上一片寂静。楚君逸看着李大人,“李大人,让你受委屈了。”李大人连忙磕头,“陛下言重了,能为陛下分忧,是微臣的荣幸。”
退朝后,楚君逸和苏锦璃回到未央宫。楚君逸坐在龙椅上,一脸疲惫,“璃儿,这朝堂之上,处处都是陷阱,朕真的有些心力交瘁了。”苏锦璃走到他身边,轻轻为他按摩肩膀,“陛下,您莫要太过劳累。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过是跳梁小丑,成不了大事。只要我们夫妻同心,定能将这些阴谋诡计一一破解。”
楚君逸握住苏锦璃的手,“有你在朕身边,朕就有了主心骨。对了,太子那边,你去安抚一下,别让他因为此事受到影响。”苏锦璃点头,“臣妾明白。”
苏锦璃来到太子的东宫,只见太子正坐在书桌前,一脸愁容。“母后。”太子看到苏锦璃,连忙起身行礼。苏锦璃走到他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头,“皇儿,别担心,太傅是被冤枉的,父皇和母后一定会还他一个清白。”
太子抬起头,眼中含泪,“母后,儿臣相信太傅,他对儿臣一直很好,不可能说出那样的话。可是,现在大家都在怀疑太傅,儿臣该怎么办?”苏锦璃安慰道:“皇儿,你只需安心读书,其他的事情交给父皇和母后。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父皇和母后都会保护你。”太子点了点头,紧紧抱住苏锦璃。
与此同时,在丞相府中,丞相正与几位大臣密谋。“这次让王侍郎弹劾李大人,本以为能扳倒楚君逸,没想到又被那苏锦璃给识破了。”丞相一脸阴沉地说道。一位大臣说道:“丞相,那苏锦璃太过聪慧,实在是我们的绊脚石。不如想个办法,将她除掉!”
丞相沉思片刻,“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那楚君逸对苏锦璃宠爱有加,若苏锦璃出事,楚君逸定会彻查到底。我们得另想办法,先削弱她在后宫的势力。”众人纷纷点头,开始商议起新的阴谋。
在后宫之中,贤妃的宫中也热闹非凡。自从上次想要削弱苏锦璃权力的计划失败后,贤妃一直怀恨在心。此时,她正与几位妃嫔围坐在一起,谋划着新的计策。
“姐姐,那苏锦璃实在是太嚣张了,每次都能化解我们的计谋。”一位妃嫔愤愤不平地说道。贤妃冷笑一声,“哼,她再厉害,也有失算的时候。这次,我们就从她身边的人下手。听说她身边的宫女琉璃,与宫外的人有往来,我们可以借此大做文章。”
很快,关于宫女琉璃与宫外男子私通的消息便在后宫中传开了。消息传到苏锦璃耳中时,她正与楚君逸在御花园中散步。苏锦璃皱起眉头,“陛下,琉璃一直对臣妾忠心耿耿,臣妾不信她会做出这样的事。这定是有人故意造谣,想要陷害臣妾。”
楚君逸握紧苏锦璃的手,“璃儿,朕相信你。走,我们去看看。”两人来到琉璃的房间,只见琉璃正跪在地上哭泣,旁边站着几个前来质问的嬷嬷。
“皇后娘娘,陛下,奴婢冤枉啊!奴婢从未与宫外的人有过往来,这些都是有人故意陷害奴婢!”琉璃看到苏锦璃和楚君逸,连忙哭诉道。苏锦璃将琉璃扶起,“琉璃,你放心,本宫一定会还你清白。”
楚君逸沉声道:“来人,去彻查此事,看看是谁在背后造谣生事!”经过一番调查,很快便查出此事是贤妃所为。楚君逸大怒,下令将贤妃禁足,削减她的月例。
处理完贤妃之事后,楚君逸和苏锦璃回到未央宫。楚君逸将苏锦璃紧紧拥入怀中,“璃儿,朕真怕有一天,护不住你。这后宫和朝堂,处处都是危机。”苏锦璃抬起头,看着楚君逸的眼睛,“陛下,只要我们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臣妾愿意一直陪在陛下身边,与陛下一起面对所有的困难。”
楚君逸低头吻住苏锦璃的唇,两人的吻中充满了爱意与坚定。在这充满阴谋与算计的后宫和朝堂中,他们的爱情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彼此前行的道路。
然而,危机并未就此结束。几天后,边疆传来急报,敌国大军压境,意图侵犯国土。楚君逸不得不亲自出征,苏锦璃心中虽满是担忧,但她知道,此时她不能让楚君逸分心。
出征前一晚,苏锦璃为楚君逸整理战袍,眼中满是不舍。“陛下,此去边疆,路途遥远,危险重重,您一定要多加小心。臣妾会在宫中,日夜为您祈福,盼望着您早日凯旋归来。”楚君逸将苏锦璃搂入怀中,“璃儿,朕答应你,一定会平安归来。你在宫中,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让朕担心。”
次日清晨,楚君逸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苏锦璃站在城墙上,望着楚君逸远去的背影,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知道,在楚君逸出征的日子里,她不仅要守护好后宫,还要密切关注朝堂的动向,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而在朝堂上,丞相等人果然蠢蠢欲动,他们企图在楚君逸出征期间,发动政变,扶持新君上位。苏锦璃得知消息后,果断采取行动。她联合朝中几位忠诚的大臣,暗中收集丞相等人谋反的证据,并加强了皇宫的守卫。
在楚君逸出征的日子里,苏锦璃一边处理后宫事务,一边与朝堂上的阴谋势力周旋。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化解危机,守护着楚君逸的江山。
终于,在历经数月的苦战之后,楚君逸成功击退敌国大军,凯旋归来。当他看到苏锦璃站在城门口,满脸欣喜地迎接他时,心中充满了感动与爱意。他快步走到苏锦璃面前,将她紧紧拥入怀中,“璃儿,朕回来了。”
苏锦璃靠在楚君逸怀里,泪水再次滑落,“陛下,您终于平安归来了。臣妾好想您。”两人相拥许久,才携手回到宫中。
回到宫中后,楚君逸得知了苏锦璃在他出征期间所做的一切,心中对她更是爱怜有加。“璃儿,你真是朕的贤内助。若不是有你在后方守护,朕恐怕难以安心作战。”苏锦璃微笑着说:“陛下,这是臣妾应该做的。只要陛下平安,国家安宁,臣妾再辛苦也值得。”
然而,楚君逸和苏锦璃知道,他们的路还很长,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危机。但他们坚信,只要他们鹣鲽同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打倒他们,他们一定能够携手共创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拥有属于他们的幸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