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63章 东吴后宫那些事儿:从硬核老妈到宫斗玩家的女人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3章 东吴后宫那些事儿:从硬核老妈到宫斗玩家的女人们

东汉末年的钱唐县,吴氏姐妹花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 父母早逝,跟着弟弟吴景相依为命。孙坚听说这姑娘才貌双全,上门提亲,结果亲戚们集体摇头:\"孙坚那小子轻佻狡猾,嫁过去要倒霉的!\" 吴氏却看得通透:\"何必为了一个女儿惹祸?要是嫁错人,那也是命。\" 一句话定了终身,嫁给孙坚后,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就有后来的孙权。

吴景跟着孙坚南征北战,最绝的是在横江之战。当时孙策被刘繇逼得团团转,吴景想出个奇招:砍芦苇扎成筏子,愣是让大军渡过了江,破了张英、笮融,帮孙策稳住了江东局面。后来袁术称帝,孙策与袁术决裂,吴景二话不说放弃广陵太守职位,东归辅佐孙策,妥妥的 \"娘家人硬核支援\"。

孙权刚接手江东时才十九岁,吴夫人直接把张昭等老臣叫到床前:\"我走之后,你们可得好好辅佐仲谋,要是敢玩幺蛾子,老娘在地下盯着呢!\" 她治家治国一把抓,连孙策的后院起火都能摆平,堪称东吴版 \"吕后\",可惜建安七年就病逝了,不然孙权的童年能少操不少心。

谢夫人是会稽名门之女,被吴夫人亲自选为孙权的妃子,刚开始宠冠后宫。可孙权后来娶了表侄女徐氏,想让谢夫人退位,谢夫人当场炸毛:\"我先来的,凭啥让她?\" 就这么硬刚,结果失宠早卒。她弟弟谢承倒是争气,写了百卷《后汉书》,也算给姐姐争了口气 —— 可惜谢夫人没等到后宫逆袭的那天,不然说不定能上演一出 \"妃嫔升职记\"。

徐夫人是孙坚的侄女,嫁过两次,第一任丈夫陆尚去世后,被孙权聘为妃,还负责抚养长子孙登。但她有个毛病:善妒。孙权迁都时,嫌她太能折腾,直接把她废在吴郡,一住就是十几年。后来孙登成了太子,群臣请立她为后,孙权却属意步夫人,拖了十几年都没结果。徐夫人估计每天都在吴郡画圈圈诅咒:\"早知道就不收养太子了,养了个寂寞!\"

步夫人是临淮美女,跟着母亲避乱江东,被孙权一眼相中,宠冠后宫。她最大的本事是不妒忌,还经常给孙权推荐美女,堪称 \"贤后典范\"。生了两个宝贝女儿:大虎(鲁班)和小虎(鲁育),一个嫁给周瑜儿子,一个嫁给朱据,都是江东顶级联姻。孙权几次想立她为后,无奈群臣力挺徐夫人,这一拖就是十几年,直到她去世,才被追封为皇后 —— 完美女人,连死都是皇后位的 \"意难平\"。

会稽句章的潘夫人,本来在织室做女工,被孙权看中选入后宫。怀孕时梦见龙头入怀,生下孙亮,从此开启宫斗模式。她性格阴险,靠美貌和手段害死了不少妃嫔,甚至在孙权病重时,偷偷问中书令孙弘 \"吕后专政\" 的故事,摆明了想当女皇帝。结果侍疾太累病倒,被宫女们趁睡缢杀,还谎称 \"中恶\"。事发后六七人被杀,孙权刚死,她就跟着去了,合葬蒋陵 —— 机关算尽,不如宫女一绳。

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儿,靠祖母全公主的关系,被嫁给孙亮。潘夫人得宠时,全公主为了巴结,极力促成这门亲事,孙亮当上太子,她顺理成章成了皇后。全氏家族一时显贵,五个侯爷掌兵马,侍郎、骑都尉宿卫左右,比《红楼梦》的四大家族还风光。可惜好景不长,全氏子弟投降曹魏,全熙谋反被杀,孙綝废了孙亮,全夫人跟着去了候官,全尚被追杀 —— 外戚专权,终究是一场空。

朱夫人是朱据的女儿,孙休的表姐(亲姐公主所生),典型的政治联姻。孙峻专政时,全公主诬陷她参与谋杀,差点被杀,孙休吓得赶紧送她回建业,执手泣别,像极了偶像剧里的生离死别。后来孙休即位,立她为后,可惜孙皓即位后,被贬为景皇后,甘露元年被逼死 —— 在东吴后宫,长得美不如站对队,站对队不如命够硬。

丹杨句容的何姬,本是路边被孙权看中的民女,赐给孙和后生下孙皓。孙和被废后,孙峻逼死他,嫡妃张氏自杀,何姬咬牙坚持:\"都死了谁养孩子?\" 独自抚养孙皓兄弟。孙皓即位后,尊她为皇太后,弟弟们封侯拜将。可惜吴末混乱,何氏子弟横行,百姓编谣言 \"皓久死,立者何氏子\"—— 从灰姑娘到皇太后,她的逆袭全靠一颗强心脏。

滕夫人是滕胤的族女,滕胤被诛后,父亲滕牧被贬边郡,孙休大赦才回来。孙皓当乌程侯时娶了她,即位后立为皇后,滕牧成了卫将军。但孙皓后来宠妃无数,滕夫人失宠,全靠太史说 \"后不可易\",加上孙皓信巫觋,才没被废,只能在升平宫养老。天纪四年跟着孙皓迁到洛阳,算是东吴后宫少有的善终 —— 有时候,迷信也能救命。

东吴的后宫,简直是乱世的缩影:吴夫人的果断、步夫人的贤德、潘夫人的阴险、全夫人的显贵与衰落,无一不与朝堂交织。孙权英雄一世,却在嫡庶之分上栽了跟头,导致子嗣相残,后宫乱则朝纲乱,终究应了那句 \"正家而天下定\"。这些女人或贤或妒,或成或败,却都成了东吴历史中不可忽视的注脚 —— 在权力的游戏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哪怕是后宫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