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 第160章 东吴大帝孙权:从少年掌柜到江湖老大的逆袭之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0章 东吴大帝孙权:从少年掌柜到江湖老大的逆袭之路

建安五年(200 年)的江东,活像个刚开业就遭遇差评的客栈。孙策刚挂了招牌就领了盒饭,把烂摊子甩给十五岁的孙权。这小子躲在灵堂里哭成泪人,鼻涕泡都哭出来了,长史张昭看不下去,上去就是一嗓子:\"孝廉啊,这是哭丧的时候吗?当年周公定完规矩,亲儿子伯禽都没守孝,不是不想,是江湖不允许啊!现在外面豺狼遍野,你搁这儿哭爹喊娘,跟开门请贼有啥区别?\"

说着就扒了孙权的孝服,硬塞给他一套官袍,连推带搡弄上马去巡军。那会儿的江东,说是有会稽、吴郡等五郡,实则深山老林里的山越部落天天唱反调,外来的豪杰们端着碗看风向,随时准备跳槽。好在张昭、周瑜这俩老江湖押宝孙权,带着一班兄弟死心塌地跟着,才算把招牌保住。曹操也来凑热闹,上表封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说白了就是承认这小子是江东片区的合法掌柜。

建安十三年(208 年),长江边上的茶馆里,各路豪杰正掰扯怎么对付曹操。曹操刚收了荆州,带了号称八十万的小弟,把江东的掌柜们吓得够呛。会议室里,投降派跟麻雀似的喳喳叫:\"曹老板人多势众,咱还是认栽吧!\" 孙权不说话,转着手里的玉佩,直到周瑜和鲁肃拍案而起:\"怕个球!曹贼犯了兵家四忌,咱联手刘备准能赢!\"

孙权等的就是这句话,抽出佩剑咔嚓砍断桌角:\"再敢说投降的,就跟这桌子一样!\" 当场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护法,各带一万人马跟刘备组队。当黄盖的火船撞上曹军水寨,火光映得江面通红,曹操的百万大军烧得跟烤乳猪似的。这一战,孙权不仅保住了江东,还让天下人知道,这小子可不是好欺负的。

建安十九年(214 年),刘备在益州发了大财,孙权坐不住了。派诸葛瑾去要荆州,刘备却玩起了赖皮:\"等我拿下凉州,肯定还你。\" 孙权气得直拍桌子:\"拿空话糊弄人,当我是要饭的?\" 直接派吕蒙去抢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关羽不干了,带三万小弟直奔益阳,大战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曹操进攻汉中,刘备慌了神,赶紧求和。双方划江而治,孙权拿到了长沙、江夏、桂阳,心里却跟吃了苍蝇似的。两年后,趁着关羽北伐襄樊,孙权玩了把阴的,派吕蒙白衣渡江,端了关羽的老巢。当关羽的脑袋送到曹操手里,孙权终于出了口恶气,却也把刘备得罪惨了,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黄武元年(221 年),刘备带着复仇大军杀来,孙权这边慌得一批。一方面向曹丕称臣,送钱送物表忠心;另一方面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把家底都押给了这个书生。陆逊也不含糊,跟刘备玩起了躲猫猫,坚守不战半年,把蜀军熬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终于等到机会,一把火烧得刘备落荒而逃,只剩裤衩逃回白帝城。这一战,孙权不仅保住了江东,还顺手灭了刘备的威风,在武昌称帝,正式跟曹刘平起平坐。称帝那天,孙权望着长江,想起兄长孙策的遗言,心里五味杂陈,这一路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黄龙元年(229 年)后的孙权,像是换了个人。早年的豪爽劲儿没了,猜忌心越来越重。信任校事吕壹,让这小子肆意构陷大臣,搞得人人自危。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争斗,更是让他头疼不已,一会儿废太子,一会儿杀鲁王,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太元二年(252 年),七十一岁的孙权躺在寝宫里,望着天花板上的蟠龙纹,想起这辈子的风风雨雨。从十五岁接手烂摊子,到成为东吴大帝,经历了赤壁的火、夷陵的烟,如今却落得个众叛亲离。他知道自己老了,江东的未来,就交给那个年幼的孙亮吧。随着最后一口痰咽下去,孙权的时代落幕了,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东吴,在历史的长河中飘摇。

孙权这辈子,就像个在江湖上摸爬滚打的老大。早年凭借着胆识和运气,从一个哭鼻子的少年,成长为割据一方的霸主。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尽显其雄才大略;任用贤能、开疆拓土,让东吴走向鼎盛。可晚年的他,却陷入猜忌嗜杀的怪圈,亲手导演了太子之争的悲剧,让东吴由盛转衰。

他就像个高明的赌徒,前半程赌运亨通,后半程却输红了眼。但不可否认,他用一生的努力,在三国江湖中打下了属于东吴的一片天地。当他的棺木沉入蒋陵,江湖上再也没有那个敢跟曹操叫板、与刘备周旋的孙仲谋,只留下一段传奇,供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