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上过学不是你的错,我们慢慢学就是了,只是以你现在的情况,恐怕不能跟你同龄的人一个年级了,只能先从小学开始了,也就是跟着软软一起去上小学。”
软软九月份也要升一年级了,也不知道学校收不收大丫这么大的。
薛悦跟何朗商量了一下,还是准备让大丫和软软一起上一年级,因为大丫没有任何基础,她只能从头开始学起,就算她以后想要学习什么技能,但识字是必须的。
薛悦和何朗两个人跑了他们家附近的小学,现在已经到了学校招生的时候了,一说大丫的年纪。
“我们不招年龄这么大的。”
任凭薛悦两人好说歹说,人家还是不收。
跑了好几家,都说大丫年龄大,不在他们招生的范围内。
薛悦开始发愁,“那可怎么办?大丫特别想上学,我都答应她了。”
何朗也没有办法,“要不先等等。”
等等能怎么办?人家学校不要。
直到管文文告诉他们,“我听说有不少返城知青,自己创办的家庭补习课,那里应该给钱就行,是不在乎孩子年纪的。”
“家庭补习课?”薛悦还是第一次听说。
管文文点头,“对,返城知青很多都就业困难,他们就自发创办的这个,我们大院里,有一个姑娘就是去那里补课了,你们要是想要去,我帮你们打听一下。”
薛悦觉得这个不错,“好。”
隔天,管文文就告诉他们,不拘于年龄,人家都要,不过费用可能有些贵,都是按小时计算的。
“他们的地址在哪里?我先去看看。”
管文文告诉她,“离咱们店不远就有一家。”
薛悦也顾不上卖衣服了,直接让管文文带她去看。
到了才知道,是在一个院子里,有好几个知青,有单一辅导的,不过这样的费用稍贵点,还有几个孩子一起的,但大都是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们。
“从零开始的,我们还没有遇到过,不过也不是不能收,只是这样的学生学习可能有些费劲,估计用时比较多。”
薛悦问:“那你们是怎么收费的?”
“单一的辅导,每天四个小时,一个月六十块钱。”
薛悦想了一下,“可以,不过我改天带孩子过来看一下,她要是觉得可以,那就行。”
“好,我们每天上午八点上课,可以让她在上课的时候过来。”
薛悦点头。
隔天,薛悦就带大丫去了补习那里,看着大家都在看书,旁边有老师在教,大丫盯着看了许久。
薛悦问她:“你觉得怎么样?”
大丫点头。
“那好,那我们就定下来。”
先交半个月的费用,然后让大丫明天就来,不过学习的书籍他们是没有的,让自己买,还推荐了薛悦几本,都是普通的识字和拼音的书。
从那里出来,薛悦带大丫去了书店。
买了几本书,还有用的笔和本子。
大丫紧紧的抱着自己学习用品,脚步都轻快起来了,眼里全是兴奋,薛悦看着也高兴。
回了店里,小辰还逗她,“大丫,你这是也要考大学呀?”
大丫笑着说:“小辰哥哥,你就别打趣我了,我没有那么大的理想,我就是想识字,不然我出门连坐个公交车,我都看不懂上面写的字。”
这是事实,识字是必要的。
大丫这段时间其实每天看软软写字画画,她也学了一点,但也只是一点,这也让她越发的羡慕,想要学习。
回家之后,十一和软软知道大丫也要去上学。
十一抱着大丫的腿,“大丫姐姐,你去上学,能带上我吗?”
大丫摇头,“不行哦,十一也要上学的,不过咱们不在一个学校,我每天放学之后就去接你好吗?”
十一看向薛悦,“娘,是这样吗?”
薛悦揉了揉他的脑袋,“对呀,我们十一也要上学了,你想不想去?”
十一摇头,“娘,我想跟着大丫姐姐一起。”
“不可以哦,咱们十一也有自己的学校,就是之前姐姐在的那个学校,你不是之前说也喜欢那个学校吗?”
“那我可以和姐姐一个学校了吗?”
薛悦眨眨眼,“姐姐要上小学了。”
三个孩子三所学校,薛悦突然觉得有些心累,这可顾哪个呀?
“舅妈,反正我每天只上一上午课,那我放学回来,下午可以去接十一和软软回来,也不会耽误做饭。”大丫可能是看出了薛悦的忧虑。
薛悦扁了扁嘴,“我再想想吧。”
她现在还没有思绪。
晚上和何朗说起这个,“每天要送三孩子上学,还要接,我时间也不充足,你那边能行吗?”
何朗躺下,头枕在胳膊上,“不行也得行啊,我还打算再开一个店呢,那就先缓缓吧。”
薛悦看他,“还开?”
何朗点头,“我想卖家电,那个利润更大。”
“你这是什么都惦记,干脆开个百货大楼算了。”薛悦玩笑道。
何朗嘴角上扬,“你还别说,那也不错。”
这半年多的时间,让何朗对做生意摸到了一点头脑,他的野心也更大了。
薛悦轻笑一声,“咱还是先想想怎么解决三孩子上学的事吧,我都快愁死了。”
这明显需要一个人来接送这三个孩子,不然,让大丫自己坐公交车回来,再去接另外两个小的,薛悦是不放心的,现在丢孩子的也不少。
“还有时间,不行我先接送着,等慢慢找到合适的人再说。”何朗说道。
薛悦点头,“只能先这样了。”
大丫隔天就去上课了,薛悦有时会带两个孩子去店里,一呆就是一天,或者就带着孩子出去玩,总而言之,就是大丫不在,她全身心的要看着两个孩子了。
这天,突然收到了老家的来信,是何南寄来的。
何父从去年冬天开始,就隐隐觉得腿疼,但好在不影响走路,过年回去也没有跟何朗他们说。
想着应该是受凉了,等到天热就好了,没想到,春天的时候,反而更严重了,这会儿更是地都下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