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02章 公然打父皇的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穿上了最爱的衣服!

没想到换来的结果竟是太子今晚不会回来了?

身为太子妃,枕边人的她,居然比不上一个外人燕王?

看着镜中那美丽至极、令人惊艳的身影,吕氏嘴角浮现出一抹自嘲的笑容。

她突然出手,重重地甩了自己两个耳光!

熄灭灯火后,情绪崩溃的吕氏愤愤地躺到床上,越想越恼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但她又不敢再去给太子送茶了,否则必定惹得太子不悦……

在极度不安的同时,她对朱标与朱棣在说什么越发好奇。

直觉告诉她此事非同小可,很可能与寿宁宫升起的烟火有关。

寿宁宫怎会有如此漂亮的烟火?

还有,今日朱有容因瘫痪之事,定被父皇好好教训了一番吧?

一想到朱有容受训,甚至可能因烟火之事让父皇觉得她不懂事,进而疏远她,本就心情沉重的吕氏,心里竟莫名轻松了不少……

吕氏清晨看着朱标,满心忧虑地说道:“父皇那边,您得去劝劝,有容妹妹年纪尚小,经历这么多磨难,难免会做出些令父皇不悦的事情,还请父皇莫要怪罪于她。”

朱标一边整理衣冠,一边轻声回应:“父皇并未因有容之事动怒,也未曾苛责过她。”

吕氏愣住了,一脸难以置信。

——

天刚破晓,揉着眼睛的朱标回到自己房中梳洗。昨晚他几乎是彻夜未眠,只迷糊了一会儿。

太子妃吕氏见状,忙迎上前,满脸笑意地为他打点一切,还不忘叮嘱他要注意身子。言语间尽显体贴与温柔,完全看不出她对丈夫整夜未归有任何怨言。

一番寒暄后,她故作随意地提起宁国公主,借机探问昨晚父皇前往寿宁宫是否真如传闻所说,是为了责备朱有容的病情。言辞之中,虽是对小姑子关怀备至,实则是想从朱标口中得到确切消息。

尽管无需多问,她便能肯定,昨夜朱有容必定吃了苦头,遭到了父皇的斥责。

然而,这样的事,还是由自己的夫君亲口告知才最安心。

如此一来,她也能略感欣慰。

不曾想,朱标的答复让她瞬间呆住。

怎么回事?

朱有容那场闹剧,居然没让父皇斥责惩罚?

这如何可能!

昨夜,朱有容的作为简直是在公然打父皇的脸!

而且,这事整个皇宫都看在眼里!

甚至应天府的不少人也目睹了这一切!

父皇一向最看重颜面。

况且,父皇从坤宁宫去往寿宁宫时,脸色阴沉得可怕,步伐急促。

显然,他是怒不可遏!

在这种情形下,不用思考也知道,朱有容必会受到严厉的训斥。

哪怕是最轻微的责罚,也会被父皇痛骂一番。

可如今怎会这样?

父皇竟不怪罪朱有容?

这……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

但朱标在这事上并无必要骗她。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吕氏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直接让她愣住了。

“这样就很好,真是太好了!”

她勉强露出笑容,仿佛松了一口气。

“昨天晚上出了那种事情,父皇离开的时候还满是怒气,我真的害怕他会严厉责备有容。

有容已经够可怜的了,性格又这么敏感,我真的很担心父皇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狠狠责骂有容,那样的话,有容肯定承受不了……”

话音未落,她又追问道:“难道是因为您和四弟及时拦住了父皇,才让父皇平息了怒火吗?”

吕氏是在自我安慰,试图证明朱元璋确实因为朱有容的事情生气,并对他产生了一些不满和疏离。

在她心里,这就是事情的**。

否则的话,昨夜太子和老四也不会那么匆忙地跟着父皇去寿宁宫。

按照父皇的性格,再加上她对丈夫和老四疼爱有容的了解,一定是他们俩劝住了父皇。

不然的话,朱有容绝不会如此轻易地躲过这场**。

朱标从吕氏手里接过毛巾,洗了把脸后,顿时清醒了不少。

把毛巾递回去时,他笑着摇摇头说道:“哪里有这样的事?父皇还没到寿宁宫,就已经消气了。

父皇对有容的喜爱有多深,你应该清楚得很。

别说有容只是放了烟花,让他有些尴尬,父皇怎么会因此动怒呢?”

即使有容做了些更出格、让他更尴尬的事,他也不会对有容发脾气,更别说责骂了。

朱标说到这段话时,提到二妹有容,眼神中尽是笑意与溺爱。

其实朱标是在担心暴露韩成的身份,才故意说太祖生气了,否则实际情况会更加刺痛人心。

仅凭朱标这几句话,就在吕氏心中扎下了无数刀。

一刀一刀直击要害!

特别是看到朱标提及朱有容时,不自觉流露出的溺爱目光后,吕氏甚至有种想呕血晕倒的冲动。

凭什么?凭什么?

同样的事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她根本不用多想,必定会被严厉训斥。

可换作朱有容,一切全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她的丈夫竟这般宽容那个瘫痪之人,对她反倒不如对有容好!

这让吕氏内心痛苦不堪。

但她又无法表露丝毫异常,只能将所有情绪深埋心底,还要装作对此事十分高兴的模样。

该有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这种感受,这种滋味,简直难以言表!

……

朱标梳洗完毕后,与随后到来的燕王朱棣一同简单用了早餐,便离开东宫。

说是去见父皇,实际上他们确实见到了老朱。

来到坤宁宫门前绕了一圈,那里依旧紧闭。果然如预料般,他们没能见到母亲。这并非母亲未起或不愿见他们,而是她担心传染给他们。母亲的不见,恰是最深沉的爱意。

待去了坤宁宫,兄弟俩才前往拜见朱元璋。这拜见不过是走过场罢了。朱元璋正练着拳法,气势十足,可朱标和朱棣已急不可耐地要赶往寿宁宫见韩成,于是匆匆告辞离去。

本想与朱标聊聊的朱元璋,话还没出口,人已远去。他只能将言语咽回肚里。

“老四这小子,见我也是这般慌忙草率,敷衍了事,真是气人!”

望着消失在视野中的朱标和朱棣,朱元璋低声咒骂。挨骂的却是朱棣,而朱标却逍遥自在。其中差别,值得深思。

但在朱元璋心中,这再正常不过,毕竟朱标一向孝顺、稳重,怎会如此慌乱呢。

今日老四归家,带着长子标儿,竟将他教坏。

……

春和宫内吕氏寝居,往昔朱标在时,看似无异,太子妃吕氏却怒火中烧,恨不得毁掉整个家。

朱有容瘫病缠身,为何如此幸运?

但她心中虽有拆家之念,却不敢付诸行动。

唯恐朱标察觉端倪,对自己冷淡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