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 第100章 差点铸成大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棣心中隐隐不安,源于岳丈的健康状况。岳丈年过半百,从年龄看并不算老迈,但他跟随**征战多年,劳累过度,身体已显虚弱。尤其糟糕的是,他被一种难以治愈、令人痛彻心扉的背痈所困扰。若非此疾缠身,以他的岁数,即便往昔战场上留有旧伤,也不至于如今这般羸弱。想到这里,朱棣不禁愁绪满怀。他对这位岳丈敬重有加,不仅因为他是自己的妻家父亲,更因为他堪称大明的军中英豪,犹如国家的坚实屏障。无论是指挥作战的才能,还是为人处世的品行,皆无懈可击。

“四弟,你在想什么?”朱标见朱棣发呆许久未回神,便出声问道。朱棣遂将自己的忧虑告知兄长。得知徐达的病情后,朱标也陷入沉思,内心满是沉重。与**一同开创基业者众多,而朱标最为钦佩的就是徐达。这是一位无论才智还是德行都无可指摘之人,堪称大明真正的依靠。

“老四,你为何如此忧虑?”朱标关切地问。

太子朱标每逢见着徐达,总会毕恭毕敬唤其为徐叔,绝无半点失礼。

然而,这般恭敬之人竟染上了背痈,此病顽固且棘手。

此症暂不会致命,但痛楚难以忍受,将人折磨得精疲力竭,同时极大损耗病人身体,使其日渐衰弱,终至离世。

徐达虽经多方医治,仍反复发作,未能痊愈。

“不如我请父皇即刻改令,撤销先前部署,免得徐叔出征。”

朱标起初只想尽快剿灭三部女真,未曾多想。

为确保彻底清除敌患,特召大明军神徐达领兵。

此刻听四弟提及此事,朱标才恍然大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罢了,兄长,莫要下此令了。

我岳父脾性,你我皆知,若当初没派他出征还好。

如今已下令,再撤回,依他性子定承受不住。

不让他上阵,比让他率军打仗更伤神,可能反加重病情……”

朱棣言罢,朱标思及徐达的性情,只得无奈叹息。

他明白,一旦照着老四所说的去做,事情定会如他所料。

“大哥无需太过忧虑,我岳父的病情虽不乐观,却也远未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此次领军平定那些**,本就是胜券在握的局面。

三位国公一同出征,岳父大人也不必操劳过多。

这一战过后,当无大碍。”

朱棣见大哥忧心忡忡,反倒宽慰起他来。

朱标微微点头,沉默未语,心底却依旧沉甸甸的。

最初谈及派兵彻底铲除**根基、斩断**后路时,气氛颇为轻松。

可一提到徐达的病,那种欢快的情绪顿时烟消云散。

背痈这种病症,实在棘手。

自从大将军染上此疾,皇帝不仅调集御医,还请了不少民间名医前往诊治,结果却总是反复无常……

这些事想多了只会徒增烦恼,容易胡思乱想。

“要是人能不生病就好了。”

朱棣叹息道,满是无奈与无力。

这时,他仿佛又听见了道衍曾经对他说过的话——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

世事多艰,八种苦楚困人心神,难以挣脱。难道人活一世,注定要饱受这些折磨?有人说作恶者将堕入十八层地狱,遭受无尽酷刑。

然而此刻,朱棣望着尘世,竟觉人间与那传说中的地狱并无太大差别。人活于世,同样需承受无数苦难,有些甚至更为严苛。

“四弟,我有了主意!”正当朱棣深陷思索之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充满喜悦的呼唤。

朱棣抬头,只见方才神色凝重的大哥此刻已满脸兴奋。他心中亦随之雀跃,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朱标,迫切想知道大哥想出的对策。

朱标未作迟疑,立刻说道:“去找韩成,或许他能医好徐叔的背痈!”

听闻此言,朱棣顿时豁然开朗,不禁抬手重重拍了下自己的头,同样满心欢喜与激动。

真是糊涂了!

怎就把韩成给忘了?

韩成此人,连母亲那几乎无药可救的肺痨都能治愈,岳父大人的背痈,他也定能治好!

朱棣的心中刹那间充满了无尽的期盼!

他几乎一刻也不想多留,不愿再继续听朱标讲下去,也不愿再听到韩成透露的只言片语。

他猛地站起来,迈开长腿便要离开。

“老四,你要去哪儿?”

朱标急忙叫住了朱棣。

“去找韩成,问他是否能治好这个病!”

朱棣一边说,一边已经开始拉开门闩。

朱标伸手拽住朱棣说道:“老四,现在不是时候去询问韩成。”

朱棣回应道:“事关性命,一刻也不能耽误!”

看着完全激动起来的朱棣,朱标无奈地说道:“老四,我知道你很着急,但你先冷静一下。

现在都这么晚了,韩成肯定已经休息了,这时候去打扰他的睡眠可不合适。

他很讨厌被人打断休息。”

朱标回想起上次自己和父亲深夜叫醒韩成的情景,赶紧这样说。

而且仔细想想,韩成这一天几乎没怎么停歇过。

他们几个昨晚找上韩成折腾一番后,就已经是深更半夜了。

此刻夜色已深,再去过多打扰韩成确实不妥。

与那个半夜让人送家具去烦扰韩成、简直不像话的老朱相比,身为太子的朱标还算不错了。

“徐叔叔的病,也不是一两天的问题。”

此时即便见到韩成,听他说能治徐叔父的病又有何意义?徐叔父此刻人在顺天,即将领兵出征,即便近在眼前,他的病也无法得到医治。掐指一算,不过两个多时辰天便要亮了,那时再去寻韩成问也不迟。

不然若此刻惊扰了他的安眠,他心情不佳,随口一句“治不了”,那可就麻烦了!

原本执意要去的朱棣,在听到朱标的这番话,特别是最后一句时,立刻止住了脚步,冷静了下来。他并不惧怕惊动韩成,但担心真如兄长所说,因深夜造访而惹得韩成不悦,进而声称无法医治岳父之疾。

若是如此,岂非得不偿失?更糟糕的是,一旦韩成坚决否认,他也没有办法证明韩成所言为虚。

“没错!大哥说得对!

此刻确实不宜贸然去找韩成。

还是大哥想得周到!

若非大哥提醒,我差点铸成大错!”

朱棣连连附和,心中仍余悸未消。

随后想起今日初遇韩成时,误将他当作太监并对之威吓威胁之事,朱棣愈发忐忑不安,满心后悔……

明月高挂,照亮了寂静的夜空。朱标与朱棣心中各有思绪,因为他们知道,寿宁宫中的韩成此刻尚未入眠。

——

中秋之夜,月光如水,倾泻在大地上。

夜虽静,却暗藏波澜。

韩成此刻并未入睡,而是辗转于榻间,难以安歇。

他神采奕奕,情绪高昂,丝毫不见倦意。

他所在的床榻,是他自己的卧具,而非宁国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