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承乾希望通过这次下西洋,在那些海外诸国面前秀秀肌肉,让他们对大明心生敬畏。

这不仅是超越贞观盛世的第一步,更是要让自己获得一个能够超越老爹天可汗的尊称,让万国来朝,使大明成为世界的中心。

李承乾要干的就是打造一个超越贞观之治的盛世。

嗯……说起来,李承乾老爹现在正在养猪场呢。

经过两年多的繁殖,李世民已经是统领数十万猪军的养猪场厂长了。

毫不客气的说,李世民管着大明目前大部分人的主要肉食来源。

位高权重的。

同年十月,汤和带着大军历经千辛万苦,几乎隔三差五就得吐的昏天黑地,终于是抵达了东瀛。

在船上吐的昏天黑地,整得汤和一肚子火儿没处发。

当抵达东瀛这片陌生的土地后,汤和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震撼人心的命令,灭国!

他的决心如同钢铁般坚硬,毫不留情地要将这个国家从地图上抹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汤和采取了一系列果断而残酷的措施,他下令抓捕东瀛的精壮男子,将他们沦为奴隶,让他们承担起挖矿、融银以及装船等繁重的工作。

这些曾经自以为骄傲的倭奴,在面对大明的精锐军队时,简直不堪一击。

他们的抵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就如同螳臂当车一般。

更何况,指挥这场战争的是汤和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将,他的战略眼光和指挥才能,使得这场战争变得毫无悬念。

汤和率领的水师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登陆东瀛后一路势如破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东瀛军队在他面前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东瀛方面不得不数次提出议和,但汤和根本不为所动。

因为他的目的并非仅仅是打败东瀛,而是要将这片土地彻底征服,使其成为大明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并将其纳入大明的版图之中。

打着打着,汤和从倭奴口中得知这里不远处还有琉球三国和吕宋群岛。

汤和一想,来都来了,干脆就都打下来好了。

于是,汤和又惦记上了这两个地方。

大半年的时间,船上已经被满满当当的装满了银子,还有其他搜刮而来的金银珠宝、翡翠玛瑙、古玩字画等等。

这里还没有开发,许多建新都的的材料都可以从这运。

汤和让心腹在这里镇守,而汤和亲自带着士兵押运满船金银回大明。

承乾三年四月,户部和民间商户组建的下西洋船队组队完毕,在皇帝的一声令下,出发下西洋。

同年五月,信国公汤和满载而归。

户部尚书看到那满船金银,一望无际的战船上都是金银,恨不得上去亲汤和几口。

李承乾兑现承诺,下旨封汤和为东瓯王,加九锡。

同时汤和禀报需要更多的战船和人手去那边运银子和材料,李承乾大手一挥批准。

汤和带着更多的船和更多的人再度去了东瀛,这一回要运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材料和奴隶。

有了汤和带来的钱,李承乾当即命徐达起兵二十万北伐,务必一举扫平蒙古,彻底把草原纳入版图。

商税的增加,让户部的日子也好过不少。

只是二十万大军北伐,户部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但是徐铎知道,李承乾不想听问题。

徐铎只能安排粮草调度。

承乾三年十月,粮草调度完毕,开始往边关运输存放。

到了承乾四年四月,徐达誓师北伐!

上回徐达北伐,攻破了元大都,这回徐达北伐,要攻破北元王庭。

大明内部高速发展,汤和在东瀛琉球那边也很给力,没多久吕宋、琉球尽归大明。

大把的钱财送入大明。

大把的倭奴被送到北平当牛做马的建造新都。

大批的材料也顺带给带回来了。

承乾四年十月,徐达率领二十万大军到达草原,发动北伐之战。

历经三战,两胜一败,那一败是故意的,让对方志得意满。

最终对方骄兵必败了嘛。

徐达于同年十二月,攻入了北元的王庭。

俘虏元帝等皇族众人,先行让人押回大明。

李承乾在太庙举行了太庙献俘。

承乾五年三月,徐达再次出征,连北元控制的辽东一块收复了下来。

两场大战打下来,以死亡四万,伤残七万的代价,得胜回朝,辽东光复,朝廷版图再度扩大。

北元掠夺而走的真金白银也悉数被徐达带了回来。

李承乾下旨,封徐达为中山王,恩加九锡。

接下来,周边一些小国害怕大明来打,有几个国家纷纷给大明递交国书,愿意自废国号和建制,并入大明。

承乾六年,大明已经虎踞一方。

四方蛮夷再无敢在大明面前称兵者。

李承乾也没打算再出征,而是消化地盘,整顿国力。

在李承乾五年计划的高压下,到了承乾六年,大明已经都铺上了水泥路。

承乾七年九月,下西洋的户部战船满载而归,不仅带回了海外产品,还带回来不少国家使者建交大明。

自此,大明的经济再度腾飞。

那些来大明的海外使者,见到了大明的水泥路,见到了中原的锦绣文章。

回去的时候,大明许多商人跟着去了,一起做生意。

大明在洪武七年,正式与海外诸国建立起贸易往来,并越做越大,在李承乾的带领下,大明逐渐走向富强。

到了承乾九年十月,北平新都提前建造完毕。

但是提前建造完毕,不知中间累死了多少奴隶,又额外花了多少钱。

李承乾下旨改北平的平字为京,金陵降为陪都,承乾十年迁都北方,正式定大明国都于北。

同时,前几年那些海外使者,带来怕更多国家的使者,来到大明新的帝都,朝拜大明皇帝并建交。

李承乾下旨,大赦天下。

同年,李承乾在奉天殿外广场,接受万国使者朝拜。

“大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万国使臣跪在自己脚下,李承乾不禁感叹,盛世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路漫漫其修远兮,朕将上下而求索。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