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医途大唐 > 第274章 烽燧菌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吐蕃,这个长久以来对大唐领土垂涎三尺的势力,再度显露出其狰狞的野心。他们的谋划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悄无声息却又致命无比。安西四镇,这片大唐西北的广袤要地,成为了他们此次阴谋的目标。夜幕笼罩下,草原陷入一片死寂,唯有风声如鬼哭狼嚎般呼啸。吐蕃的奸细们如幽灵般,趁着夜色掩护,悄然越过边境防线。他们身着深色衣物,与黑夜融为一体,背着特制的布袋,里面装满了黑穗病孢子。这些孢子,是他们精心培育的邪恶武器,一旦散播,将带来灭顶之灾。

在一片茂密的草场,为首的奸细挥了挥手,示意众人散开。他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刺客,迅速分散到各个角落,开始有条不紊地播撒黑穗病孢子。这些微小的颗粒,在微风中飘散,如同无形的死神,悄然落在嫩绿的草叶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生机勃勃的牧草开始出现异样。嫩绿的草叶逐渐被一层黑色的粉末所侵蚀,就像是被诅咒的黑暗力量笼罩。起初,只是星星点点的黑色斑点,但很快,这些斑点便迅速蔓延,如同野火般吞噬着整片草原。

唐军的战马,依旧在这片看似平静的草原上悠然吃草。它们浑然不知,脚下的牧草已被邪恶的病菌污染。当战马们吃下这些染病的草料后,可怕的变化悄然发生。最先出现症状的是一匹年轻的战马,它突然变得焦躁不安,不停地刨着蹄子,眼中的光芒也变得异常凶狠。紧接着,更多的战马开始出现同样的症状,它们嘶鸣着,声音中充满了痛苦与疯狂。原本温顺听话的战马,此刻完全失去了控制,双眼通红,四处狂奔,甚至开始攻击身边的同伴。原本整齐有序的马群,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边疆的局势因此急转直下,安西四镇的防线岌岌可危。告急的战报,如同纷飞的雪花,迅速传至洛阳。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每一封战报,都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头。武曌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眼中透露出忧虑与愤怒。“安西四镇关乎大唐安危,如今竟遭此大难,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她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威严与急切。大臣们纷纷低头,交头接耳,却一时无人能给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身为中书令兼前太医令的林羽,在得知此事后,心急如焚。他深知黑穗病的危害,这种病菌不仅会让战马性命不保,更严重的是,一旦蔓延开来,整个安西四镇的防线都将如同纸糊一般,不堪一击。林羽将自己关在书房内,日夜钻研。桌上堆满了各类医书和关于病菌防治的资料,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疲惫却坚定的面庞。他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凭借前太医令对病菌防治的丰富经验和中书令调配资源的强大能力,不断尝试各种方法。

林羽翻阅着一本本古籍,寻找着可能的线索。突然,他在一本泛黄的医书中发现了一段关于熏蒸疗法的记载。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立刻开始构思利用熏蒸来对抗黑穗病孢子的方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林羽终于发明了醋熏车。这是一种特制的车辆,内部构造巧妙,通过燃烧醋,产生的蒸汽能够对草料进行熏蒸。林羽亲自带领士兵们,将醋熏车推至草料堆积处,开始进行净化工作。

“大家动作快些,将这些草料尽快放入醋熏车进行处理!” 林羽大声指挥着,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将一捆捆草料搬进醋熏车。随着醋蒸汽弥漫开来,原本被黑穗病孢子污染的草料,逐渐恢复了生机。黑穗病的传播得到了有效遏制,林羽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林羽在调配药剂时,意外炼出了乙酸铅。他看着那晶莹的晶体,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在唐代最早出现的农药,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全新的手段。林羽深知这一发现的重要性,立刻着手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他找来一些受病虫害侵袭的农作物,小心翼翼地将乙酸铅溶液喷洒在上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惊喜地发现,病虫害得到了明显的抑制。

与此同时,李铮也在紧锣密鼓地调查病草的来源。他带着一队精锐士兵,率先抵达受影响最严重的安西四镇。在一片病草蔓延的草场,李铮蹲下身,仔细翻看病草。他从怀中掏出一块洁白的丝绸手帕,轻轻擦拭病草表面,随后对着阳光,眯着眼观察手帕上沾染的黑色粉末,又用手指捻起少许粉末,放在鼻尖轻嗅,眉头紧紧皱起。

“大人,这病草看着着实诡异,咱们能查出个所以然吗?” 身旁的士兵忍不住开口问道。李铮目光依旧专注在病草上,语气坚定地说道:“无论多棘手,咱们都得查个水落石出。这关乎边疆安危,容不得半点马虎。”

接着,李铮将病草样本带回临时营帐,在简陋的桌案上,他摆放好各种工具,开始对病草进行细致解剖。他用锋利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划开草茎,借助阳光与自制的简易放大镜,查看草茎内部结构。在草茎的脉络中,他发现了一些微小的异常颗粒。李铮将这些颗粒收集起来,装入特制的小瓶,准备后续深入分析。

为了获取更多线索,李铮带着士兵们走访附近的牧民。他耐心地与牧民们交谈,仔细询问病草最早出现的地点、有无看到可疑人员等问题。一位年迈的牧民回忆起,在发病前几日,曾看到几个身着黑袍的陌生人在草原边缘鬼鬼祟祟地走动。

“老人家,您可还记得那几个陌生人的模样?从哪个方向来,又往何处去了?” 李铮关切地问道,眼神中满是专注。

老人努力回忆着,缓缓说道:“模样记不太清了,就记得都穿着黑袍,看着怪吓人。从西边来的,后来朝着东边走了。”

李铮听闻,立刻详细记录下相关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回到营帐,李铮继续对病草样本进行化学分析。他将不同的试剂滴在病草碎片和那些异常颗粒上,观察反应。经过多次尝试,他发现病草中混有于阗玉粉。这一发现让他眼前一亮,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李铮深知于阗玉粉来源特殊,顺着这条线索,他带领士兵们沿着可能的运输路线,一路追踪至疏勒河流域。

疏勒河流域,一片荒芜,风沙漫天。狂风呼啸着,吹得他们的衣衫猎猎作响。李铮骑着马,带领着士兵们艰难前行。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在这荒芜之地,他似乎嗅到了阴谋的气息。他们在河流附近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脚印和被遗弃的布袋,布袋上隐约可见吐蕃的标记。李铮心中愈发笃定,这里一定隐藏着重大秘密。

林羽得知李铮的发现后,深知自己与李铮在这场与吐蕃的较量中,已经没有退路。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守护大唐的边疆。两人在书信中交流着彼此的发现与计划,林羽写道:“李兄,如今边疆危在旦夕,我等定要携手共进,将吐蕃的阴谋彻底粉碎。我这边新制的乙酸铅,或许能在后续发挥大作用。”

李铮回信:“林兄放心,我定当不遗余力,在疏勒河流域挖出他们的老巢。这一路虽艰难,但只要能护我大唐边疆,一切都值得。” 一场与吐蕃的激烈对抗,正悄然拉开帷幕,而他们,将成为大唐边疆的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