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洪荒:吾为大道至尊 > 第337章 五行山中述佛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人商议完毕之后,接引真身前往南瞻部洲面见李世民,以示尊重!

而准提则是选择谨慎行事,命自己的善尸——须菩提,前往五行山收服孙悟空。

这样即便是出现什么危险,损失一个善尸也算不上伤筋动骨!

须菩提得了本尊的命令,便是立马赶到了五行山,见到了正在修炼的孙悟空。

而在须菩提踏入山洞的那一刻,孙悟空便是从修炼状态中脱离了出来。

“佛门之人?”

孙悟空看着来人,虽然是一身玄门装扮,但是身上却拥有佛法的气息!

而须菩提只是看了一眼孙悟空,便是明白,孙悟空没有受到任何度化之力的影响。

想要将孙悟空度化入佛门的想法,算是彻底落空了。

毕竟就算是圣人手段都无法将其度化,他一个准圣岂能做到?

想到此处,须菩提笑呵呵地说道:

“贫道须菩提,此行乃是专门为了大圣而来!”

“贫道?真是有点儿意思!

若是俺老孙没有看错的话,你应该是西方二位圣人之一的三尸身吧!

堂堂佛门之人,居然自称‘贫道’?”

须菩提没有想到,孙悟空竟然能够识破自己的身份!

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淡淡地说道:

“贫道虽然是圣人的三尸之一,可却是在佛门创立之前被斩出来的。

身上的神通全都是来自于玄门之法,自称贫道有何不妥之处吗?”

孙悟空听到须菩提的话,摆了摆手说道:

“俺老孙不想跟你争论这些,直接说你来此的目的!”

须菩提听到孙悟空的话,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挥手弄出一张云床。

待他稳稳坐在了云床之上,这才继续说道:

“贫道只是听说齐天大圣十分不凡,故此想要与你论道一番,不知道大圣可否赏脸?”

“不就是想给俺老孙讲你佛门的法吗?

还谈什么论道?

直接讲吧,也让俺老孙听听你佛门大法!”

须菩提听到孙悟空略带讥讽的直白,脸上那云淡风轻的笑容丝毫未减,仿佛早已知晓这猴子的桀骜。

他稳坐云床之上,周身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宁静祥和却又深不可测的道韵,与这囚禁孙悟空的五行山洞窟格格不入。

“大圣快人快语,贫道佩服。”

须菩提的声音平和舒缓,如同山涧清泉流淌,试图抚平洞中残留的躁动气息。

“既然大圣愿闻,贫道便斗胆,将我佛门之法略述一二。”

他微微阖目,复又睁开,眼中似有智慧之光流转,洞窟内仿佛亮堂了几分。

甚至就连空气中,都弥漫开一种难以言喻的禅意。

“我佛门之法,非为强求,乃是开示;非为束缚,乃是解脱。

其核心,在于明心见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孙悟空盘腿坐在石床上,一手支着下巴,破妄金瞳灼灼地盯着须菩提,嘴角依旧挂着那丝若有若无的嘲弄:

“哦?‘空’?俺老孙要被压在这山下五百年,这山是空的?这铁链是空的?

还是俺老孙这一身本事是空的?

你佛门讲空,可这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实实在在?

你佛门要大兴,争气运、抢地盘,这争抢之心,莫非也是空的不成?”

面对孙悟空连珠炮似的质问,须菩提不疾不徐,脸上悲悯之色更浓:

“大圣所见,是‘相’。

山石铁链,是色相;神通本事,是法相;争抢之心,是妄相。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此‘空’,非是顽空、断灭空,而是‘缘起性空’。

世间万法,皆因缘和合而生,亦因缘离散而灭。

此山能压大圣,是因大圣昔日大闹天宫之‘因’,得今日被困五行山之‘果’,此乃因果缘起。

山石铁链看似坚固,终有风化消散之时;神通本事看似无敌,亦有业力耗尽之期。

便是那争抢之心,亦如梦幻泡影,执着其中,徒增烦恼。

若能看破此等‘相’之虚妄,明了其‘性’本空,不再执着,便是解脱之始。”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山体,望向无尽虚空,继续说道:

“佛法广大,有三乘之别。声闻乘,观四谛、悟苦集灭道,自了生死;

缘觉乘,观十二因缘,明流转还灭之理,亦求自度;

而菩萨乘,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视一切众生如母如子,自度度他,方为究竟。

此乃慈悲,亦是天道赋予我佛门之使命。”

“使命?慈悲?”

孙悟空嗤笑一声,眼中金光更盛。

“说得倒是好听!俺老孙问你,你们那西方教义,劝人放下执着,莫争莫抢,忍辱负重。

可你们自己呢?

为了所谓大兴,算计这个,谋划那个,连俺老孙这天生地养的石猴都不放过!

这算不算执着?算不算争抢?

你们那‘放下’,怎么只让别人放下,自己却放不下这洪荒气运、佛门权柄?

这‘慈悲’,怎么只对皈依你们的人慈悲?

俺老孙看,你们这佛门之法,不过是套在别人身上的枷锁,好方便你们自己行事罢了!”

孙悟空的话如同锋利的刀子,直指佛门言行不一的矛盾核心。

须菩提脸上的悲悯终于凝固了一瞬,眼底深处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但旋即又恢复了那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孙悟空:

“大圣言算计、谋划,此乃‘方便法门’,亦是菩萨行中之‘善巧方便’。

众生根器不同,痴愚顽劣者众,若一味讲高深法理,犹如对牛弹琴。

故需设种种方便,以权宜之计,引导其入佛门正道。

正如大圣你,天生地养,神通广大,然性情暴烈,野性难驯。

若不以五行山定你心猿,以五百年光阴磨你戾气,你又如何能静心反思过往,明了因果?

我佛门对一切有缘众生,皆怀此‘同体大悲’之心,无论其是否皈依,皆愿其离苦得乐。

只是众生愚痴,不识此心,反生怨怼,如大圣今日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