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 第310章 太子竟有喜欢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仁明殿,赵桓从皇后的榻上醒来。

昨晚上,赵桓留宿仁明殿,又是雨打烂芭蕉。赵桓勤于强身健体,身体素质很好,花样又多,皇后久疏战阵,完全不是对手。

皇后伺候赵桓更衣后,又让人送来早膳,夫妻一起吃过早饭,赵桓才带着周瑾一路回了垂拱殿批阅政务。

赵桓前脚刚到一会儿,太子紧跟着就来了,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坐吧!”

赵桓点了点头。

太子恭恭敬敬坐下,举止沉稳,没有半点焦躁,主动道:“父皇,今天去太庙祭祖,是否通知皇祖父呢?”

赵桓没有回答,反问道:“你觉得应该通知吗?”

太子道:“应该!”

赵桓问道:“为什么呢?”

太子解释道:“第一,今天率领文武百官去太庙祭祖,是为了告诉列祖列宗,父皇已经夺回燕云十六州,更迫使金国皇帝自称儿皇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祖这样的大事,皇祖父理应在场。”

“第二,皇祖父曾经瞧不上父皇,对父皇多有打压。儿臣年幼时,还记得皇祖父针对我们,处处抬举郓王叔,该让皇祖父见证父皇的功业。”

太子对于自己的皇祖父,愿意亲近,也知道皇祖父宠爱他。

可是,在父皇和皇祖父之间,太子毫不犹豫站在自家的父皇一边。

他和皇祖父的关系亲近,是因为有父皇撑起的一片天。如果没有父皇力挽狂澜,他们一家子早就被皇祖父赶出皇宫。

不否认,皇祖父对他好。

可是他也忘不了昔日的情况,也更清楚皇祖父对他们一家人的善意,是因为父皇的功业。

恰是如此,太子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清楚自己和皇祖父关系的尺度。

父皇和母后排在第一,妹妹们其次,最后是皇祖父。如果再考虑大宋的江山社稷,皇祖父得在江山社稷后面。

赵桓也赞同太子的提议,回了东京城不去见渣爹,简直如同锦衣夜行。他站起身,吩咐道:“走吧,跟着朕走一趟。”

太子立刻应下,和赵桓一起出了垂拱殿,往太上皇的龙德宫去。

半路上,赵桓说道:“太子,你的年纪不小了,到了选太子妃的时候。朕昨天回来,你母后专门提及这事儿,你有什么想法?”

太子连忙道:“父皇,儿臣暂时不想成亲,现在挺好的。功业未就,何以家为?”

赵桓说道:“你是太子,不是武将,更不是文官,成亲是必然的。你今年十三岁,提前选定太子妃,可以早早的培养,过几年就可以成亲。”

太子的年纪,现在不大不小的。可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总归要早做打算,让太子东宫后院安稳。

太子略微沉默下来。

赵桓继续道:“朕一向开明,如果你有喜欢的人,朕可以考虑考虑。只是你既然没想过谈情说爱,朕就替你把关安排。”

“不要,儿臣有,有……”

太子涨红了脸,神情尴尬,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赵桓一看就明白了。

少年慕艾,有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这才是正常的,因为这是古代,不是后世。古代男子成亲的时间早,长孙皇后十三岁就嫁给李世民。普通百姓家中,许多男子十五六岁就当爹的。

赵桓一副好奇模样,问道:“说说看,喜欢的人是谁?”

太子欲言又止,试探道:“父皇,能不说吗?”

赵桓诈唬道:“你不说,万一你的母后太操心,给你早早选了太子妃,到时候朕可就不好替你拒绝了。选妃的事情,你自己都不上心,朕可帮不上忙。”

实际上,选妃的事儿被他压下。

可是赵桓也好奇,太子喜欢的是哪家的姑娘。

太子一直在东宫,虽然有外出的时间,可是接触女眷的时间不多。万一太子外出时,忽然遇到了一见钟情的人呢?

亦或是,太子遇到了图谋不轨的人呢?

太子年纪小,需要赵桓把关。

太子神色扭扭捏捏的,说道:“父亲,我喜欢李师傅的女儿李玉姝。”

赵桓有些诧异,没想到是李纲的女儿,他也没有反对,主动问道:“多少岁?”

太子回答道:“虚岁快十六了!”

赵桓眉头一挑,没想到自己儿子喜欢的人大三岁,早早就踏上了女大三抱金砖的这条路。

想想也是,太子早熟,绝不可能喜欢十来岁的小丫头。太子喜欢的,必然是稍微成熟些的女子。

赵桓问道:“你们怎么认识的?”

太子解释道:“父皇出征在外,儿臣负责监国和读书。不管哪一项事情,都和李师傅有关系。有一次儿臣去李师傅的府上,见到了李玉姝,一来二去也就认识了。”

赵桓问道:“你喜欢她,她喜欢你吗?”

“不知道!”

太子讪讪一笑,略显青涩的面庞上竟有些害羞。

赵桓更意外太子是单方面的想法,继续问道:“你不知道她是否喜欢你,就意味着,你还没有向她表明态度,是吗?”

“是!”

太子再度回答。

赵桓忍不住大笑起来,说道:“我儿身为大宋的太子,要什么女人没有?竟然会单相思一个人。”

“傻小子,既然喜欢李玉姝,为什么不主动表态呢?”

“她都已经十五岁,正常情况下,已经到了要选择夫婿的年龄。万一,李玉姝被李卿嫁出去,你岂不是后悔死?”

赵桓说道:“你小子这一点,可就有些优柔寡断了。”

太子眼神有些幽怨,解释道:“父皇带兵北上和金国大战,关系重大。儿臣在后方监国,哪里敢谈儿女情长的事情。一旦这事儿闹出去,岂不是自找麻烦。”

赵桓眼前一亮,赞许道:“不错,有底线,这是好事情。”

“身为男儿,尤其作为一国的皇帝,不能太儿女情长。因为对合格的皇帝来说,亲情和爱情也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

“皇帝的首要责任是治理大宋,是以天下为己任。”

赵桓趁机教导,点拨道:“如果为了女人舍弃祖宗基业,如果为了情爱不顾朝政,这样的人不配当皇帝。”

太子郑重道:“父皇的教诲,儿臣谨记于心。”

话锋一转,太子回答道:“父皇放心,李师傅忙着处理国事,没有考虑玉姝姐姐的婚事,她还是待字闺中,儿臣打听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