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李承泽当上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估计是庆帝这段时间比较心烦的事情了,这位御史上任之后,行事风格宛如疾风骤雨,迅速在都察院乃至整个朝堂掀起波澜。
庆国有三院、六部、四寺、七路,权力架构错综复杂。
李承泽一到都察院,就敏锐地察觉到,这里虽肩负监督百官重任,却也被各方势力渗透得千疮百孔。
在调阅积压卷宗后,从京都城门的守卫私自收取过往百姓的入城费,到地方官员虚报灾荒骗取朝廷赈济,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但是由于这些人后面都有靠山,各自打了招呼,所以被压了下来,可李承泽可不管这些,直接将这些案卷捅到了朝堂上,瞬间,整个朝堂陷入一片哗然。
在李承泽第三次上奏皇宫采买收受贿赂之后,太子李承乾率看着庆帝眼神不耐烦后,向前一步,对着李承泽规劝道:“二哥,朝堂诸事自有规矩,你这般贸然将这些陈年旧案翻出,几次三番,不停上奏,扰乱朝堂秩序,是何用意?父皇是要你去都察院学习,不是让你挑刺的。”
李承泽拱手回应道:“太子殿下,臣之所为,皆是为了朝堂清明,百姓安康。这些案件虽旧,却桩桩属实,背后牵涉的贪腐行径严重损害庆国根基,若不彻查,何以平民愤,何以安天下?”
然后再对着庆帝拱手继续道:“父皇虽然让我去都察院多看多学,但也叮嘱我努力做事,儿臣看见有人在伤害我庆国百姓,践踏我庆国法律,如果袖手旁观,怎么对得起父皇对我寄予的厚望,如果无动于衷,那儿臣与禽兽何异?”
庆帝听到李承泽都说成这样了,那还能说什么呢?
“既然越王将这些案子翻出来了,那就干脆负责到底,朕允许你一查到底,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都会全力配合你,你可以抽调人手,辅助查案。”
庆帝说完之后,林若甫等官员还没表态,太子就坐不住了。
太子对着庆帝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皆是我庆国重要机构,日常事务繁重。
如今二哥要抽调人手,若影响了各部门正常运转,导致政务积压,岂非得不偿失?
况且,这些案件年代久远,就算彻查,也未必能有个完美结果,还可能因此引发朝堂动荡,动摇国本啊。”
李承泽查这些案子现在还对太子没什么威胁,但是庆帝让他在各部随意抽调人手,这样以来李承泽可以借此将手伸向各部门,那之后不用借用长公主的力量也可以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太子偷瞄了一眼庆帝,见他面无表情,便壮着胆子继续说道:“父皇,儿臣听闻此次案件涉及人员众多,关系错综复杂。
二哥初涉朝堂实务,虽有一腔热血,但经验尚浅。
如此重任,恐非他一人所能承担。
儿臣愿为父皇分忧,协同二哥一同查办此案,请父皇恩准。”
庆帝听闻,目光在太子与李承泽之间来回游移,回绝道:“太子有心了,果然是兄友弟恭。
只是这查案之事,讲究的是公正无私,若牵涉过多朝堂争斗,反而容易节外生枝。
越王既已领命,朕相信他能妥善处理。
至于人手调配,各部主官自会权衡。太子,你还是将心思多放在东宫事务以及朕交代你的其他事情上吧。”
在庆帝明确拒绝后,太子李承乾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强装镇定,默默退回原位。
此刻,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人皆察觉太子与越王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慢慢拉开帷幕。
散朝之后,李承泽依次去了刑部、大理寺借了一些人,刑部尚书马胜倒是痛快,直接将刑部郎官借了两个给越王,让他们听从李承泽调遣,大理寺也是让大理寺少卿亲自带队,来帮助李承泽查案。
刑部、大理寺这么大方倒不是因为想要站队李承泽,而是看到通过李承泽这次查案拿回属于他们两个部门的权柄的希望。
陈萍萍掌控的鉴查院,相当于让原来的公检法机构大理寺和刑部形同虚设,它拥有三品以下的官员的提审权,加上自己的大牢,加上兵部的一些职能,从都察院分出来的搜集情报,举报不法官员的职能和出版审查权。
鉴查院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权利空间,所以刑部、大理寺才这么大方,对李承泽表示支持态度,希望通过这次行动让朝堂注意到他们两个部门,让庆帝在权衡朝堂权力分配时,重新考量鉴查院过度集权的问题。
李承泽深知刑部和大理寺此番相助,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他并不在意。
在他看来,只要能借助这股力量,撕开朝堂贪腐的口子,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各方目的是否一致并不重要。
回到都察院之后,李承泽与赖名成打了一个招呼,然后招呼众人坐下,开始布置任务。他目光如炬,依次扫过刑部郎官刘正和孙毅,以及大理寺少卿周逸。
“从简单到复杂,刘正、孙毅两位大人辛苦一下,把城门那个私收入城费的守卫先抓起来,关进刑部大牢,省的再让他在外面丢人现眼。”
刘正、孙毅:“诺。”然后带着自己的手下出去抓人了。
李承泽又对着赖名成这位老爷子道:“赖御史,麻烦和周逸周大人去帮我把负责皇宫采买的戴公公抓起来,送到大理寺,好好审审,看看他贪了多少。”
周逸好心提醒道:“殿下,宫中采买一直是淑妃在负责,是否需要先知会一声……”
赖名成眼里揉不得沙子,听闻周逸此言,眉头一皱,抢先说道:“周少卿,这皇宫采买之事,关乎皇家颜面,更关乎百姓赋税。戴公公身为负责之人,若真有贪腐行径,淑妃纵有管理之责,也不能因此姑息。且殿下既已下令,便是有十足把握,我们只管依令行事。”
李承泽微微颔首,看向赖名成与周逸:“赖御史所言极是。
母妃虽负责采买之事,但戴公公具体操办,若他暗中贪墨,务必严惩。至于母妃那边,肯定支持我们的。周少卿、赖御史,事不宜迟,即刻行动。”
周逸也只是好心提醒一下,看到二殿下没有丝毫手下留情的态度,自然也知道应该怎么做事了,拱手道:“诺。”
两人走后,李承泽继续看卷宗,这两个小案子只是开胃菜,大头在后面,慢慢来,李承泽根本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