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谋求生路?”田畴顿时一惊,道:“将军何出此言?对了,你不是领兵在雍奴驻守?啊!难道是公孙瓒……”

“不瞒长史,数日前,公孙瓒已破上谷、雍奴,我部被其所败,伤亡惨重,已退入蓟城……”

“什么!怎会如此?”田畴道,“乌桓已经归顺我朝,公孙瓒……他怎敢再起战端!”

“田长史,公孙狗贼,他是不会放过我等的!”蹋顿恨恨地道,“这些年来,若非他赶尽杀绝,我族又怎会屡屡与其交战?实在是无可奈何,若不奋起反击,只怕我族早已覆灭!”

“蹋顿将军,蓟城如何,主公他……”

“公孙瓒大军已在雍奴驻扎,我此行前往邺城,是奉叔父之命,携带奏表,想请大将军代呈天子,许我乌桓一族,加入汉籍,成为大汉百姓。如此,公孙瓒便无出兵理由,我族人性命亦可保全!”蹋顿说道,“我离开前,公孙瓒尚未进兵,但雍奴距蓟城不过百里,公孙瓒随时可能攻打蓟城!”

“事不宜迟,我们要尽快赶往蓟城。”几人说着,华歆打马上前,道:“大战在即, 刘虞绝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子义将军,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抵挡住公孙瓒。我立即飞鸽传书,请大将军发兵救援!”

说罢,华歆又看向蹋顿,道:“这位将军,你所说的奏表何在?”

“这……”蹋顿不禁有几分迟疑,看向了一旁的田畴。

田畴忙道:“这是御史中丞,华歆华大人,此行正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

一听这话,蹋顿才放下心来,当即取出奏表,呈递过去。

华歆打开一看,大喜道:“好啊,好啊!实不相瞒,本官此来,正是奉大将军之命,前来出使乌桓,请乌桓举族加入汉籍,没想到丘力居亦有此想,这真是不谋而合。将军不必前往邺城了,请随我等同行,本官已带了圣上旨意前来,你们所求,陛下一应俱准!”

“真的?!”蹋顿闻言,喜出过望,当即便同众人一道,径往蓟城而返。

“传令,大军急行,正午之前,必须赶到蓟城!”

正午时分,刘虞正在府中,焦急地等候着消息。

田畴离开已有十余日,虽然是不告而别,但刘虞知道,以田畴的性子,不会弃自己和幽州百姓不顾,他既是奔往冀州,那必是私自做主,去向张尘请援了。

还好他这么做了,刘虞此刻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田畴之言,却是听信了魏攸之策。

算算日子,田畴这几天也该到了。

公孙瓒大军驻扎雍奴,距此不过百里,一旦出兵,不消两日,就可兵临城下!

也不知他能否请来援兵?

刘虞正自思量着,下人却急匆匆地来报:“大……大人,兵马……城外……城外来了一支兵马,有数万人!”

“什么?!”刘虞听罢,顿时大惊失色。

数万兵马,完了,这一定是公孙瓒攻打过来了。

“传令守城将士,准备迎敌!”

“不……不是啊,大人,田……田长史也在……”

田畴?!

刘虞顿时一惊,随即又是大喜,难道是田畴请来了救兵?

“快,带我前去!”

说罢,刘虞便匆匆出府,直奔城门而来。

来到城门处,登上城楼,刘虞远远下望,果然见城下那支军马并非公孙瓒的部下,其甲胄样式,分明就是张尘的冀州军!

而阵中主将身旁,赫然正是田畴。

田畴跃马出阵,拱手朝城上一拜,朗声道:“主公,陛下有旨,重设护乌桓卫军。这位便是新任的的护乌桓校尉,太史慈将军,今奉旨领兵前来,进驻幽州。还请主公打开城门,让大军进城!”

太史慈也打马上前,道:“刘使君,幽州之事,大将军已然得知。末将奉命前来处置乌桓一事,助刘使君平息幽州之乱。今公孙瓒大军在侧,还请刘使君打开城门,末将愿同大人一起,共抗公孙,守卫蓟城!还请使君大人勿要相疑!”

刘虞见田畴在下,自是不疑有他,于是当即下令道:“快,快开城门,让大军进城!”

说着,刘虞匆匆来至城下。

不多时,城门缓缓开启,刘虞亲自出城相迎,将众人迎入城内。

几人见面,互通了身份,刘虞闻听太史慈乃是新任的护乌桓校尉,此行正是为解决乌桓之事而来,不由大喜,当即命人先引大军前去安顿,又请了太史慈、华歆等人前往府上一叙。

众人来至府上,刘虞赶忙命人奉茶,又向太史慈拜道:“将军远道而来,一路辛劳,本官在府上设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太史慈还礼道:“使君费心了,此行,除了末将奉令前来,还有御史中丞,华歆大人带了圣上的旨意。使君大人,还请先行接旨吧。”

刘虞一听有圣谕道,不敢怠慢,赶忙跪接旨意。

华歆当下取出天子诏谕,宣读了一番。

刘虞听罢旨意,不由一惊,连忙接过来看,惊呼道:“陛下要让乌桓归化?”

华歆道:“不瞒使君,此乃大将军之意。此事之因,是公孙瓒以征剿乌桓为由,夺取幽州郡县,大将军深知,公孙瓒与乌桓仇恨甚深,前次使君纳乌桓之降,必令其不满,势必要再寻由头开战。”

“大将军果然料事如神呐!”刘虞感叹道,“纳乌桓请降,明明是陛下旨意,可那公孙瓒却敢公然抗命,丝毫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只恨刘某无能,不能保境安民,如今,渔阳、上谷、雍奴皆落入其手,只怕不日就要攻到蓟城了!”

“刘使君勿忧,正因为此,大将军才向陛下请奏,想让乌桓归化。”华歆道,“只要乌桓入了汉籍,那从此便是我大汉子民。公孙瓒再有什么不满,也不能对百姓动手!如此一来,乌桓之危可解,公孙瓒也没有了进兵的由头。”

华歆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精芒:“如若他再敢胡来,子义将军带来的三万人马,自会相助使君。还有,冀州枕戈待旦的四十万大军,也会随时驰援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