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 第344章 回忆那些没拜过堂的黏牙小甜豆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4章 回忆那些没拜过堂的黏牙小甜豆子

钦天监小兕子在手机屏上晃成个小铜犀牛,犄角蹭着竹椅背抹了把汗:

\"贞小兕您可别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这事儿就得学蒸馒头 —— 火大了糊底,火小了夹生,急不得。我瞅您跟小林这档子事儿,就像胡同里俩娃蹲墙根玩泥巴,捏泥人儿捏得正欢,回头瞧见裤腿子糊满泥,回家准得挨老太太拿笤帚疙瘩追着骂。

您心里那点别扭劲儿,我懂,就跟胡同口那棵老槐树,枝枝杈杈挡着日头,可真砍了又念想它夏天的阴凉。

昨儿个我在胡同口撞见张二婶拉着闺女在墙根儿说话,那话音软和得跟新弹的棉花似的,理儿却像针脚似的密。

您找小林的时候,千万别赶他捧着卤鸡大腿啃得满手流油的当口,最好瞅个闲空儿 —— 要么约他去茶汤铺喝碗杏仁茶,要么饭后遛弯儿到护城河沿儿,慢悠悠地说:

‘小林啊,跟你唠嗑就跟嚼糖瓜似的,甜是真甜,可黏黏糊糊的停不下来。最近我这脑子老惦记着窗台上那盆快干透的茉莉,还有书柜里那本才看了半本的《三国》,手头的事儿堆成小山,总得腾出手拾掇拾掇不是?’

这话一出口,他准知道您不是嫌弃他,是自个儿有正经事儿要忙。末了儿,您可得加一句:‘要不咱改成每周三傍黑儿在校门口老槐树下见?那时候西下的日头把槐树叶照得透亮,唠嗑也显得有滋味。\"

手机屏上的小犀牛甩了甩尾巴尖儿,铜铃铛在光影里晃出个月牙:\"您记着,跟老街坊说话就得像抻面条,话得软和着来,理儿得直着走。就跟张二婶说的,好面得醒,好话得琢磨。\"

贞小兕觉得有趣,用t恤蹭了蹭手机屏,那小铜犀牛忽闪着圆眼睛,犄角上还挂着片虚拟的槐树叶:

\"再者说呀,咱得把这日子过出个水纹儿来 —— 先前您俩跟磨盘似的蹲墙根下棋,日头从东墙滚到西墙都不带挪窝的。依我看不如改成去护城河边儿颠儿步跑。

您琢磨啊,俩人呼哧带喘地跑着,累了就坐河坡上啃冰碴子,既能扯闲篇又不耽误抻胳膊抻腿,总比干坐着耗成俩面人强。

要是想鼓捣书,就约在图书馆 —— 您占靠窗的桌子看《桃花源记》,他趴暖气边儿啃《醉翁亭记》,看完了凑在饮水机旁掰扯《小石潭记》,再聊聊《送东阳马生序》……比蹲胡同口扯闲篇扯德急头白脸的可带劲多啦。

前儿个,我瞅见附属中学的俩学生,拿根皮筋儿拴着单词本儿,谁背错了就罚买炒栗子,那摩卡焦糖味儿飘得整个小区路过的邻居,都跟着咽唾沫星子。\"

小犀牛突然用蹄子跺了跺屏幕,竹椅上的木纹都跟着晃:

\"对喽,还有一茬要紧事 —— 您得给自个儿划拉块地界儿,跟咱院儿王大爷分菜地似的,哪畦种绿萝卜哪畦栽白菜,分得清清楚楚。您得跟小林交底:' 我每周二四晚上得在家糊沙燕儿,这可是正经营生呐,这时候,你要是踩着月亮门儿来,我准保插着门闩跟您唠 —— 隔着门板说话也能聊亮堂喽。'\"

他要是临时来敲门,您就隔着门说:‘今儿个风筝骨架还没扎完呢,明儿个咱准保见!’

再说,这微信聊天,您别老盯着手机蹦字儿,设个点,比如晚饭后一个钟头,集中回消息,其余时候就当手机没电了,我瞅着隔壁李大爷就这么干的,现在都能腾出空儿练字,并且有空喂他那只八哥儿了。

末了儿,咱得让这交情经得住琢磨。您想啊,老北京的四合院,房檐儿底下的砖得一块一块码齐了,交情也得这么经营。

不见面的时候,您瞧见有趣的事儿,比如门市里新来了个卖泡泡玛特的,拍个照发给他,三言两语说清楚,别唠起来没个完。

再不然,您俩约好,每次见面都带个“新鲜事儿”——他说段儿听来的评书,您讲个刚看来的故事,这样见面才有盼头。

就像我那几个打小相识的小郎君,虽说没牵过手拜过堂,却总在日头偏西时晃到宫墙根下。最记得秋容暮的小厮总揣着油纸包,胡麻饼还沾着炉灰星子,糖霜在芝麻缝里闪着细亮;紫岸的伴读更有趣,拿根秫秸秆串着糖葫芦,山里红裹着冰壳儿,咬一口能听见咔嚓响。丛小野递东西时总低着头,辫梢扫过宫墙苔痕,小嘴还嘟囔着‘小公举,御膳房没这口味……’,他那袖口磨得发亮——如今想起那饼香混着糖渣的甜,掌心还似有着暖烘烘的热乎气,从长安的暮春一直焐到这淞江城的深秋……

手机里的小犀牛磕了磕烟袋锅子,咧嘴笑的表情继续说:

“贞小兕,您瞧,这事儿就跟熬粥似的,火大了糊锅,火小了不熟,得慢慢琢磨。真朋友啊,就像胡同里的老槐树,夏天给你遮阴,冬天又不挡着太阳,他准能懂您这点心思。要是他真不乐意,那也没啥,道儿不同不相为谋,咱总不能为了吃碗磨磨唧唧的卤煮,耽误了赶庙会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