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周九皇子 > 第423章 消耗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宁看着眼前的李嫣然,嘴角微扬,笑着说道:“李小姐,本王言而有信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你还是不太了解本王。”

李嫣然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但她并没有接过这个话头。此时,对于镇北王是否真心合作,她已经不再关心。

因为无论如何,她的父王已经对镇北王深信不疑,并决定借助他的力量来铲除北元皇族。这场权力的游戏,就看谁能更胜一筹了。

宴会结束后,李嫣然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周宁显然对她颇为重视,特意安排了专人侍奉。

周宁随即唤来了卫青云,两人在房间里密谈起来。周宁说道:“我们都低估了这位北元第一美女,她竟然能大致猜到本王与右武王合作的真正目的。只可惜,右武王过于自负,对李嫣然的猜测根本不屑一顾。”

卫青云眉头微皱,问道:“王爷,那您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改变原计划吗?”

周宁嘴角泛起一丝狡黠的笑容,回答道:“刚才我们还打算除掉右武王李正豪,然后扶持他的儿子李阳登上王位。

然而,李嫣然对北元大皇子武青华的评价极高,如此看来,我们就不能轻易动李正豪了。

否则,李阳恐怕难以与武青华抗衡,这对我们的利益可不利。”

李嫣然虽然猜到了周宁的部分意图,即让北元陷入混乱,但她万万没有想到周宁的真正目的竟然是要置李正豪于死地。

然而,事已至此,周宁意识到还是低估了大皇子武青华的实力。

卫青云见状,向周宁进言:“王爷,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让李正豪只剩下李阳这一个儿子。”

周宁对卫青云的提议表示赞同。他心里清楚,李阳是一个容易被控制的人。

如果李正豪在与大皇子武青华的争斗中遭遇不测,那么李阳便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北元的皇位。

到那时,他们再暗中扶持李阳,相信李阳必定会对他们言听计从。

北元右武王李正豪与大周镇北王周宁暗中勾结的事情,恐怕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到的。

毕竟,北元皇帝恐怕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的右武王为了争夺皇位,竟然会与大周的镇北王合作。

与此同时,在天元城外的北元大营里,上官飞正聆听着探子的汇报。探子告诉他,有一支探子小队突然失踪了。上官飞心里明白,这肯定是大周方面所为。

北元大将军上官飞眉头微皱,一脸凝重地说道:“国师,依我看,镇北王这是摆明了要跟我们开战啊!”

国师狄秋微微一笑,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他缓缓说道:“虽说我们与镇北王尚未正式交战,但这小规模的冲突,已然不下十余次了。

双方的探子都有不小的伤亡,可见战况之激烈。而天元城的粮草供应毕竟有限,周宁想必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急于结束这场战斗,好尽快挥师北上,直取上京城。”

上官飞略作思索,接着说道:“国师所言极是。只是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周宁手中虽仅有不到十万兵马,但与我军兵力相当,要想一举击溃他,恐怕并非易事啊。”

国师狄秋轻轻摇头,不紧不慢地分析道:“上官将军,我们此番的目的并非是要将周宁击败,而是要迫使他撤军。

只要我们能死死拖住他,让他无法顺利进军,那么我们就算是成功了。

毕竟,时间对我们有利,我们大可不必与他硬拼,只需慢慢消耗他的实力,这才是上策。”

上官飞心里很清楚狄秋所言不假,但他内心深处确实非常渴望能够战胜周宁。自从周宁来到关外九城后,北元军队就再也没有尝过胜利的滋味,这无疑成为了上官飞心头的一根刺,让他难以释怀。

与此同时,周宁正在听取赵飞虎的汇报。他面沉似水,冷静地问道:“北元的侦查范围是否还没有缩小?”

赵飞虎赶忙回答道:“王爷,北元的侦查范围已经有所缩小,目前仅在方圆二十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侦查。不过,他们的非侦查频率却异常之高。”

周宁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说道:“上官飞选择安营扎寨,显然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耗我们的精力和资源。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增派人手,全力消灭北元的探子。”

赵飞虎领命后,立刻按照周宁的指示去安排部署。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在这一个月里,大周和北元之间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役,但小规模的战斗却多达一百余次。

令人欣慰的是,大周在这些小规模战斗中胜多败少,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然而,周宁似乎并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这让众人对他的战略意图产生了一丝疑惑。

事实上,北元大将军上官飞此刻同样感到茫然无措。他不禁心生疑惑:难道天元城的粮草真的如此充裕吗?为何大周的军队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仍然坚守城池而不主动出击呢?

上官飞皱起眉头,自言自语道:“天元城的贵族们究竟囤积了多少粮食啊?大周的十万大军,历经一个月的时间,其粮草竟然尚未耗尽。如此看来,左武王死的不冤枉。”

一旁的国师狄秋闻言,插话道:“天元城的贵族数量甚至比上京城还要多,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和粮草自然也是相当可观的。恐怕周宁在那里坚守一年都不成问题啊。”

上官飞沉思片刻,提议道:“这样僵持下去,对我们也并非有利。不如我们主动出击,打破僵局吧。”

然而,国师狄秋似乎对之前的战败心有余悸,他急忙摇头,说道:“大将军,我们北元一国之力,难道还耗不过周宁吗?况且,前几日有消息传来,匈奴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而东蛮也有了一些异常的举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与周宁继续耗下去比较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