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娥甫一跨过门槛,就见院门大敞,银白色月光泻下,将院外景象照得一清二楚。
孩子们有一个算一个正团团围住一辆马车,仰头盯着拉车的大马,惊叹声此起彼伏。
别说活泛些的林飞鹰和秦兰花,就连素来沉默寡言的林老虎,还有不爱凑热闹的陈秋莲,此刻也都被吸引在马车旁。
\"难怪戏文里总唱高头大马,这马当真威风,瞧这体格,比咱家大黄高出整整半头呢。
秦兰花看着大马,满眼新奇比划着。
\"可不是。”林飞鹰附和出声:“咱家大黄买的时候花了七两半银子,这马也不知道作价几何。”
车夫笑着伸手,轻轻顺着马的脊背梳理鬃毛:\"我们车行的马都是从马场买的,这匹马当时可是花了十六两银子呐。\"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十六两银子,这价钱,足够买下两头大黄还能多出一两。
听到这匹马价格如此之高,陈秋莲生怕孩子们的乍呼声惊到大马,便赶紧招呼孩子们离远些。
梁青娥走到前前,眯眼打量一番大马,开口道:“莫要离马儿太近,也莫要去碰它,当心惊着了给你们一蹄子。”
喝至了孩子们,她又看向车夫,扬声吩咐道:“老大,请师傅进来歇歇脚,喝杯水再走。”
林老虎立刻做了个请的手势,招呼车夫进院歇脚。
林大熊也赶忙道:“还请李师傅略等等咱们,最多一刻钟,咱们说完话就走。”
“不急,赶了恁久的路,正好也让马喘口气。”
车夫笑着摆手,虽然婉拒了进院喝茶的邀请,但态度十分和善,表示他要看着马儿,省得大马受惊吓着了孩子们。
梁青娥见他坚持,便不再强求,扭头吩咐大壮搬凳子给车夫歇脚,又喊二壮倒茶水给车夫解渴。
安排妥当后,她便带着林大熊和叶银红往屋里走去。
余光瞥见三儿媳拽着三儿跟在后面,她也没出声阻止。
刚进到屋里,梁青娥就开门见山问道:“到底什么事这么急,还专门租了辆马车回来递信。
“就是说啊。”秦兰花抢着插嘴,语气中带着些阴阳怪气:“马车的租借费用可不便宜,二嫂要是没啥要紧事,公中可不好给你报账。”
叶银红暗自翻了个白眼,这三弟妹还是这么尖酸刻薄。
不过今天她心情好,就不和这糊涂人一般见识了。
她挨着婆婆坐下,眉眼间是藏不住喜色:\"娘,是天大的好事,昨天薛小姐带着薛少爷坐船回来了,我收摊后特意送了坛米糟过去,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梁青娥下意识往前倾了倾身子。
连林飞鹰和秦兰花都不自觉往前凑了凑,几双眼睛紧紧盯着叶银红。
叶银红故意卖了个关子,这才压低声音道:\"薛小姐傍晚打发李婆子传话,说米糟滋味极好,问咱们能不能批量酿制,她想先订五百斤。\"
“五百斤!\"
话音未落,不止梁青娥等人吃惊不小,就连一脚刚跨进来的林老虎和陈秋莲也张大了嘴巴。
天老爷啊,五百斤米糟啊。
陈秋莲快速心算起来,按照婆婆上午说的二十文一斤米糟的价格……
五百斤就是整整一万枚铜钱,折成银子足有九两半,哪怕刨去一半成本,他们也能净赚五六两。
而米糟发酵只需要三天时间,三天赚五六两银子!
想到这里,陈秋莲只觉得胸口发烫,连呼吸都急促起来。
屋内众人一番掐指计算后,不管有没有掰扯清楚,个个都是红光满面,满眼激动。
叶银红看着满屋通红的面孔,尽管已经兴奋了一路,但大家伙聚一起又说这事,还是仍忍不住心潮翻涌。
她催促道:“娘,薛家要的这五百斤米糟,咱们接不接。”
叶银红盯着婆婆,眼里跳动着某种势在必得。
她都想好了,若婆婆觉得量大难办,那她就把食铺暂关个两三天,不管怎样,她一定要把这桩买卖拿下来。
“接。”梁青娥回答的斩钉截铁。
五百斤米糟,光是发酵所用的盆罐,少说也得备上几十个。
她又问了具体的交货期限,得知薛家不赶时间,一切以他们完成的日期为准。
如此,梁青娥心中最后一丝忧虑,也彻底没了。
就在这时,陈秋莲突然开口:\"二弟妹,这么大的订单,薛家给订金了吗。\"
“给了。”叶银红侧身从怀中掏出个靛蓝色的钱袋,搁在了梁青娥手上。
她指着钱袋眉眼飞扬:“娘,薛小姐说咱家米糟滋味好,她给咱家米糟的开价,是一斤二十二个铜子,这是定金。”
梁青娥摩挲着手里的钱袋,感受着银子握在掌心的分量,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几分。
市面上米糟的行情,一斤的价格通常是十六文到二十文不定。
她作为买家,在最高价上竟还主动提价两文,不得不说,薛小姐真是厚道。
梁青娥把钱袋的绳结解开,往手心里一抖,就见两枚的小银锭子,在油灯的照耀下,银闪闪发亮。
“娘,这两个银锭子有四两吧。”
秦兰花满眼羡慕,恨不能上手掂掂,上牙咬咬,也尝尝银子是啥硬度。
这事说完,叶银红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往怀里继续掏东西,然后,她拿出个账本,一页页开始报账。
等把近四个月的总支出和总收入都报完后,她又开始往怀里掏。
这次掏出来的同样是个钱袋,不过比方才那只看着有分量多了。
“娘,这里面是我男人管理茶棚的工钱,还有食摊的收益。”
梁青娥接过钱袋打开,把银子倒在炕桌上。
茶棚三个月的工钱是六两银子,食摊刨除成本,还有二人的花销后,截止到前儿,三个来月的收益总共有二十一两。
梁青娥把银子拿在手上,看着儿子儿媳们,开口道:“咱家的每一笔钱都挣的不容易,这些银子,老婆子我可得仔细收好,将来丫头们的嫁妆,小子们读书成亲下聘,还有翻盖房子,都从这里面出。”
箱柜上,油灯明亮,她把一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继续道:“咱们大家伙好好干,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嗯,咱们家的日子可不是越过越好嘛。”叶银红笑着附和。
该说的事儿都说完,账目也盘点清楚,叶银红把账本交给婆婆,就要启程回黄川镇。
梁青娥接过账本,又让她把租借马车的使费莫忘了记到开支里面。
最后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小麻布口袋,让她带走,灯火吹熄后,一行人就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