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勉励完下属后,程伏清话锋一转,问隽逸:
“隽逸啊,斯耘来了吗?”
“三少一会儿就到。”
程伏清育有四子,程斯耘排行老三,因此家里的佣人和集团员工都尊称他为“三少”。
听到隽逸的回答,程伏清微微皱眉,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悦:
“这孩子,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客人也快到齐了,他怎么还不早点来呢。”
为了这场宴会,程伏清在华京市总部开完会,便马不停蹄地乘坐私人飞行器赶来。
而身为儿子,不仅不亲自迎接,还因事耽搁,这着实让他心里有些责备。
“三少说要亲自去请一位贵客,所以才晚了些。”
隽逸见老板有些不悦,赶忙替程斯耘解围,“估计很快就到了。
董事长,您先看看宴会厅的布置,看看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毕竟当着众人的面,程伏清也不好过多抱怨自己的儿子。
他暗暗收敛情绪,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
在众人的陪同下,他一同走进了宴会厅……
大约五分钟后,正当程伏清仔细查看隽逸准备的酒水单时,隽逸的一位下属悄悄凑到他身边,说道:
“经理,程少来了,还带着他的朋友。”
虽然下属的声音压到了最低,但还是钻进了程伏清的耳朵里。
他并未抬头,目光依旧停留在酒水单上,语气里带着些嗔怪,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向身旁一同打拼多年的老下属们发牢骚:
“这小子总算来了。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就把他老爹抛到脑后咯。
我倒要瞧瞧,他请的究竟是何方贵客。”
作为程伏清掌权之后便一路追随的老臣子,大家都明白,这不过是程伏清在给自己儿子的迟到找个台阶下。
众人相视一笑,随即跟着他的步伐,一同朝着宴会厅门口走去。
当一行人走到距离宴会厅门口还有五六步远时,只见两位气质截然不同的青年,身着融合了柔性彩屏技术的礼服,迈着从容的步伐迎面走来。
所谓的柔性彩屏服,是当下年轻一代中最具潮流感的服饰之一。
它与传统的印花、刺绣等装饰衣物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简单来说,柔性彩屏衣物就是将衣服的整体或部分转变为显示屏,通过将显示器件的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巧妙融合,研发出了大面积的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
这项技术源于两百多年前龙华国某科技大学团队的发明专利。
最初,它只是黑白水墨屏,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进行升级迭代,从彩色屏逐步发展到了如今功能强大的智能屏。
这种智能屏衣服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根据穿戴者的个人喜好上传和更新图案、文字,既有静态的展示,也有动态的效果,甚至还能播放视频。
此外,它还能实时显示穿戴者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数,并且可以与其他智能电子产品进行关联。
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具有像荷叶叶面一样的特性,不怕水、不怕脏,耐磨又耐腐蚀。
眼前这两位青年身上的礼服,不仅款式各异,就连屏显图案也大不相同。
程斯耘身着一件带有古画水墨山水图的中长款礼服。
他每迈出一步,衣服上的图案便随之轻轻摆动,仿佛有山风在吹拂着云雾,江水在倒映着苍天。
这灵动的画面,既衬托出程斯耘如云似风般的清逸洒脱,又透露出江水般的柔情温婉。
再看重明,他的修身服饰以黑色为主调,上面有数条手指粗细的红色龙纹与火焰祥云图案。
这些图案仿佛活了过来,时而像漩涡一般在背后聚集成团,时而如海浪一般在胸口连成一片,时而又好似金龙盘柱,两条赤龙盘踞在他的手臂上缠绕舞动。
就好像在一片深邃的玄海之中,几条赤龙脚踩祥云,正在激烈地竞争腾游,彰显出成熟稳重的气质,又平添了几分霸气。
重明的硬朗英气与程斯耘的俊美儒雅,在这两件独具特色的礼服修饰下,又在彼此的相互映衬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哈哈,这不是重明嘛!
原来耘儿请的贵客是你呀。”
还没等重明开口,程伏清便热情地张开双臂,给了重明一个充满父辈关怀的拥抱。
“程叔叔,好久不见。”
重明感受着程伏清在他后背轻轻的拍打,也热情地回应着。
对于程伏清,重明虽不算十分熟络,但也绝不陌生。
以前在神州武院初级班时,每到开学或是学期末,程伏清都会亲自送程斯耘来学院,然后再接他回家。
每次见面,程伏清都会和自家儿子的三位室友碰面,还会带上许多零食让孩子们一起分享,甚至会请他们吃饭。
在重明的记忆里,程伏清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就像自家叔伯一样,让人倍感亲切。
“自打耘儿从神州武院中级班结业后,我就没再去过那儿。
时光匆匆,一晃眼差不多四五年过去了,我都未曾与你当面相见。”
程伏清目光中满是新奇与欣赏,上下打量着重明,缓缓说道:
“哎呀,真是岁月如梭,转眼间你都长成英俊潇洒的大小伙子了。
去年天骄堂的比武直播,我和耘儿看得那叫一个过瘾。
你力压众多年轻高手,一举夺魁,我当时别提多为你高兴了。
对了,你后来去了哪家机构工作呀?”
“程叔叔,您过奖了。
天骄堂那次比武,我也就是运气好,侥幸赢了而已。”
向来低调谦逊的重明,被程伏清这么一夸,不禁有些腼腆,脸微微泛红。
“我现在在久安城的秩序维护分局当探员。”
重明话音刚落,程伏清的脸上立刻泛起惊喜的神色,连声说道:
“好啊好啊,你也在久安城工作。
耘儿以后也要到久安城分部上班了,我本来还担心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难免会有些单调乏味。
这下好了,你们兄弟俩在同一座城市,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