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种完地,福宝从空间里出来,也不回村子里和别人一起玩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装模作样地拿着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汤圆在张家四处寻找,终于在书房找到了福宝。

“福宝,吃饭时间到了,你要不要去吃饭,还是要我帮你端上来?”

汤圆并没有询问福宝为什么要读书,只是整理了一下书桌。

“快了。”

福宝随手捡起一支没蘸过墨水的笔,插进了笔筒里,站起来,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牵着汤圆的手走了。

正好碰到张四郎,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

“福宝,大清早的跑来读书做什么?”

张四郎疑惑道,“你的老师是管得很严吗?改天我再去你的小学校打听打听。”

福宝道:“没有啊,老师只是让我天天写字,而不是让我看书,我是自愿看书的。”

张四郎:“……”

他巴不得自己少看书呢,因为看了之后又要背诵,又要解意,又要答题,实在是太累了。

还不如练武有趣呢。

“苏怀安来信,说是要参加考试,以他的才智应该能混到名次的,我还是多看点书吧,不能输了他。”

苏怀安给她写的那封信,文笔很好,而她的那封却有些粗糙了。

等他们年纪大了,再翻出那些信件时,那就太丢人了。

福宝说的很认真,却没有看到张四郎张大了嘴。

苏怀安几岁了?这就要参加各种考试了?

张四郎这才明白,昨晚婶子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而且还把大哥也牵扯进来了。

苏怀安的那封信婶子一定也看了。

张四郎当即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李红梅面前老实点,不能让她抓到把柄。

这一场风暴就交给大哥了!

不过,张四郎想要安安静静地待在这里学习的计划却是泡汤了,吃完晚饭,李红梅收拾完屋子,便决定带着福宝和张四郎一起去参观村子的糖厂。

糖厂占地面积很大,有四五座房屋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院子,厂子中央则是用来晾晒的,其他房屋则堆放着各种器具。

李红梅按照系统提供的参考书,又按照村子里的实际条件,对它们进行了改装。

村子里的人很多,就连欧阳长卿他们也听到了消息,纷纷赶来。

他们之前偷偷来看了一眼,发现这里的许多东西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也不知道它们的用途。

李红梅也不阻拦,就这么大大方方地展示了出来。

“李大娘,我们村子里的人都已经签字了,你帮帮他们吧。”周家汉子的妻子迎了上来,笑眯眯地道。

李红梅对身旁的张四郎道:“你还记得我刚才教你的东西吗?”

张四郎咽了咽喉咙,很是忐忑:“婶子,我……”

是不是还记得,他自己都不确定,这才过去多久,他就有些不敢确定了。

“我记住了,回头一定跟五哥说!”

福宝举起了手。

李红梅眯着一双好看的眸子,温柔的将福宝推开:“乖,快走。”

李红梅在去糖厂前,就先将设计图给张四郎和福宝展示了一番,顺便给两人演示了一下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

她可不想一个一个的来教。

人老了,什么都自己做,还不把自己给累坏了。

张四郎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出了什么差错,那岂不是要坏了大事?

早知如此,他还不如早点回去呢!

仔细想想,再有一两日,张家人应该都会陆续返回村子。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张四郎跟福宝走到了一间屋子。

那边的甘蔗都是切好的,边上站着两个正在干活的人。

张村长小声喊了一声:“张小四郎?”

张四郎装模作样的用手掩住嘴巴,清了清嗓子,然后道:“接下来,我来示范,我们面前的这台机器,是榨汁机……”

张四郎打了个手势,左侧的一位乡亲将一些剥了皮的甘蔗拿起来,然后将它们放在了榨汁车上。

右侧的人一只脚踩在了下方的一块木板上,刚开始还有些吃力,但渐渐的就变得顺畅了许多。

众人就看到,一股淡黄色的液体,从榨汁机的车头滴落下来,滴入了一个水桶中。

“那是糖醋。这里有一条直通隔壁的走廊,所有人都跟着我走……”

张四郎这么一说,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听进去了,随后就跟在张四郎身后,走到了旁边。

而在旁边则是一间锅炉房,里面放着两桶装着甘蔗的糖汁,还有一些被榨得干干净净的液体。

“这是蔗渣,经过压榨之后,可以作为饲料,也可以用来烧柴。”

锅炉房是把蔗汁转化成蔗糖的工厂,由于这里面有秘密,所以张四郎也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张四郎一边说着,一边将锅中煮好的糖拿出来给众人尝了一口,顺便说了一句,他们村子的甘蔗质量很好,做出来的白糖质量也很好。

话说到一半,张四郎就卡住了。

于是,福宝便趁着这个机会,在他掌心里写字。

张四郎一巴掌打在脑门上,赶紧道:“顺便说一句,咱们做出来的白糖还能再提纯。”

“提纯?”

所有人都是一脸茫然。

万老师站在人群里,对张四郎点点头,然后小声对罗老师道:“乡下的人用的都是红糖,万宁城的富户大多都是用白糖,甚至还有糖果,难不成……”

这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张四郎又说:“咱们的糖化术不仅可以做红糖,还可以做黄糖,还可以做糖果,价格更便宜。”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兴奋了起来。

如果他们村子里的糖厂真的能生产出糖来,肯定比种好的甘蔗要好得多。

“糖的事情不着急,等我们把甘蔗煮了再说。”

张村长见大家都很兴奋,便提醒了一句。

他们村子里的势力并不大,只有张家和张书记两个,谁也不敢保证他们能完全护住村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果因为这件事而牵连到张家,这就是天大的麻烦了。

村子里的人都是和张家、书记签过字的,都是心知肚明,不敢多说一句话。

“我们都知道,这可是关系到我们张家村未来的大事,自然要认真对待。”

“糖厂还没开,也不知道是好是坏,还是低调点好。”

“放心吧,就算赔钱也无所谓,我们还可以在地里种两年,把甘蔗给那些孩子吃。”

“就是,我们都不舍得在店里吃糖,为什么不自己动手试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