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人才库里多了个人,除了有心的有情绪波动以外,大部分人压根就无视掉了。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事情要忙,根本就无暇他顾。
多年的郑国渠终于挖完了,听到郑国的汇报,嬴政有一种恍然若梦般的不真实感。
“此话当真?”
郑国颤巍巍地跪下,头深深地贴紧地面。“臣幸不辱命,没有辜负王上您的信任,所有干渠都成功地通了水,这渠它成了!”
“好,这可真是太好了,郑国你筑渠有功,寡人必要大赏。”
高兴的不知要做什么的嬴政,大手一挥,就命赵高赶紧去将乐安叫过来,他要在和她分享这好消息。
得到命令的赵高忍不住呲牙,果然王后在王上这里是最重要的。
被赵高紧急找过来的乐安,还没有走近见到人,就已经听见了混合着哽咽的笑声,从里面传来,顿时急切的脚步放缓了。
她记得男人总是好面子的,这要是让自己撞见了里面的人在哭,自己倒没什么,就怕哭的那人不好意思。
果不其然,当乐安真的踏进来的时候,里面的两个人全部都是笑着的,
除了郑国的眼眶泛着些微的红,压根就看不出来有人哭过。
嬴政看见乐安来了,迫不及待的将郑国渠已然修好了的事儿分享给乐安。
事情到底如何,赵高已然和乐安讲过了。
再大的情绪波动,在来的这条路上都已经趋于平稳,
可是面对着仍处于兴奋中的嬴政,和激动的郑国,乐安的情绪被他们再一次带动了起来。
就在嬴政已经控制不住的畅想,随着郑国渠的正式完工,新增的4万多顷田地,
经过黔首们的辛勤耕种,在加上优良的粮种,能养活多少人的时候,乐安将注意力放到了郑国本人身上。
“不知郑大人修完此渠之后有何打算?”
乐安的话,让还处于兴奋中的郑国,突然间就迷茫了起来。
他本是韩国人,最初的目的也是国主想让他用此沟渠,耗着秦国的人力财力,以达到弱秦的地步。
可他不是政治家,他真的是想修筑一条可以造福百姓的沟渠,
所以明知是一场针对秦的阴谋,自己还有可能为此丧命,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他从未后悔过自己当初的决定,他得到了秦王的大力支持。
哪怕耗时甚久,期间也没有真的断了沟渠的修建。
他为了这条渠,在韩国人让他偷工减料,亦或是拖延工期的时候,他拒绝了。
为了这条渠,他背叛了韩国,还是秦王为了安他的心,将他的族人使计全部接了过来。
可现在这条渠完工了,他本该高兴的,也确实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接下来他还能干什么呢?
除了修渠,郑国想不出他还能为秦国做些什么。
乐安看见了郑国的迷茫,直接说出了自己早就打算好却苦于没有适合人选,而迟迟没有动的计划。
“大秦不止一个地方需要这样的郑国渠,吾想让大秦的每一片土地,都可以有一个这样的渠,
让黔首们再也不用受洪涝灾害,再也不用取水困难,郑国您愿意接手吗”
听到乐安这话,郑国的眼睛亮了,是自己所想的那样吗?
乐安肯定的点头,确实是郑国想的那样,她想让所有需要的地方都能用得上渠。
所以只要郑国肯干,愿意干,他干到退休,这个工程也是干不完的,
毕竟秦国以后的版图会越来越大,直至将整个华夏覆盖。
“臣愿意,请王上和王后将此事交与臣”
作为水利专家,郑国在乐安刚一提议的时候就已然意识到,若这一提议成真,将会有多少人因此受益。
自己有幸能够参与其中,这简直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嬴政被乐安说与郑国的提议惊到了,他从不知道,这人居然有着如此宏伟的目标,
全国都修上沟渠,那所消耗的财力人力不可估量啊。
嬴政想张嘴说些什么,但见郑国还在呢,便什么也没说,面上还做出了一副全力支持的模样。
刚完成郑国渠的修建,带着满心欢喜而来的郑国,此时又意气风发的领着重任离开了。
既然王抢和王后将此重任交付与他,他必不能辜负两位对他的信任,
他要回去查看资料,他要亲自到地方上仔细勘察,他还有很多事需要准备,时间不等人。
乐安知道自己刚刚说与郑国的提议太过突然,之前没有和嬴政打过招呼,特别自觉的等着嬴政提问
嬴政见乐安一副有问题尽管问的乖顺模样,无奈的摇头“你怎么会想要在全国各地都修建沟渠?”
乐安没有说话,而是在嬴政的书房内,精确地拿出了一张地图,摊开在嬴政面前。
手指在地图上,以咸阳为起点画了个圈,“吾所指之处,皆是吾到过的地方”
此时的乐安,少见的在嬴政面前展露出了她的认真。
“当初无论到哪里,吾都会在那里住一段时间,
听得最多的就是百姓们对于田地的讨论,更准确地说是对于天气的预测。”
种地的农民靠天吃饭,在古代根本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毕竟这里可没有人会人工降雨。
嬴政的目光,随着乐安的指尖在地图上滑过,他何尝不知水的重要,否则也不会这么多年一直支持郑国修渠了。
“天灾是不可控的,但是沟渠却是吾等可以靠人力挖出来的”
想想曾经远距离见过的三峡大坝,想想惊天动地的南水北调大工程,又想到还在为天府之国打地基的李冰,刚刚斗志昂扬离开的郑国,
乐安坚信,最后取得的成果,必然是所有人所乐见的。
嬴政对于乐安的提议其实是心动的,也并不想反对,可是有一件非常重大的问题摆在面前。
“想要在全国各地挖通沟渠,实现灌溉自由,所耗费的财力人力不可估量”
秦国刚打了一场胜仗,虽说得了20万的俘虏,可是这点人不够,尤其是这帮人,已经安排了去处。
听到嬴政说到财力人力,乐安的头扬得高高的。
“你若是要和我吾哭穷,那可是找错人了,财政的大部分收入可都是和吾的商会挂钩的
至于人力嘛,现在修建郑国渠的这些人就够了,根本无需再增加”
看见嬴政似乎还有些想不明白,乐安指了指郑国刚刚站的位置,那里留下了,其他人都不会沾染上的泥土。
“郑国做事一向讲究亲力亲为,且如此专业的事情,他必定会实地考察,
这一考察就需要时间,等真正选定开工地点的时候,咱们把这些修渠的人原封不动地送到他那儿,绝对够用”
乐安这么一说,嬴政突然反应过来,他被郑国渠的修建给迷住了眼。
下意识的就觉得,所有的挖渠都需要大批的人力做支撑,
可是郑国渠已经完成了,全国上下要修建的每一条新增沟渠,都不是郑国渠,大可一小段一小段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