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未乱世界(214):
建业:
讨虏将军孙权暴怒而起,并怒道:“混账,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天道这是什么意思?”
“吾的东吴,是绝对不可能,行如此背信弃义之举。”
“更不可能,行白衣渡江之事。”
“即便是有,那也是吕蒙一人为之,于东吴和吾有何干?”
“这天道,若是要亡我东吴,何须找如此不堪的借口?这样只会叫人看不起。”
然而,讨虏将军孙权一边愤怒的怒吼着,却其在在大殿之上来回踱步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
许昌:
魏公曹操:“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关羽竟然死在东吴之手。”
“白衣渡江,背盟偷袭,这孙权也是真的敢做。”
忽然,魏公曹操似乎想到了什么,便大笑起来:“哈哈,有意思,真是太有意思了。”
“天道如此偏袒那刘大耳与诸葛村夫,想要助其光复汉室。”
“若是在今世,刘大耳与诸葛村夫,真的要向东吴孙权复那天道历史之仇时,孤定然要帮帮场子,哈哈~!”
......
汉中境内:
小姜维:“原来如此!白衣渡江,背盟偷袭,这才是导致大汉复兴汉室无望的关键所在吗?”
......
成都:
益州牧刘璋:“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东吴孙权小儿,背盟弃义之小人,他能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偷袭关羽得手,估计也是趁玄德率军入川之机才成功的吧。”
“若是在这一世里,吾产动前去荆州与玄德相见,是否能破此局?”
......
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没想到啊,真是没有想到啊,这《三国演义》居然能对努尔哈赤的影响有这么大。”
“看来,这期天道盘点结束之后,《三国演义》将要被更多人追捧了。”
百姓乙:“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我们万历年间有那么多的武装起义与反抗。”
“就怕,这天道盘点一结束,大明朝廷,就会把《三国演义》列为禁书。”
百姓甲:“放心吧,被天道盘点出来的事件,就是已经昭告了天下。”
“如果朝廷真的将《三国演义》列为禁书,那就是在逆天而行,是不得民心的。”
“再说了,就算朝廷真得要禁,在这天道盘点结束后,朝廷真禁得住吗?”
.....
诸天万界大清时代。
民间:
百姓甲:“天道突然盘点起三国之事,确实让人为蜀汉为意难平啊!”
百姓乙:“确实,没有东吴孙权的鼠目寸光,以及吕蒙的白衣渡江,关羽与蜀汉,或许是真能取得北伐的成功。”
“唉,只能说是可惜了。”
......
【当海西女真的叶赫,第一次向大明朝廷求援时,大明朝廷中的不少人,才惊醒过来,如今的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已经羽翼丰满。】
【然而,大明朝廷中的绝大多数人,依旧认为努尔哈赤不会背叛大明。】
【又或者说,那些收受过努尔哈赤的贿赂,又或者是与努尔哈赤有过走私贸易往来的人。认为只要维持表面的朝贡关系。】
【并认为,即使努尔哈赤的壮大不过是疥癣之疾,到时承认或册封努尔哈赤为大明的内附的藩属国王即可。】
【于是,有人在朝堂争辩时公然宣称:“努尔哈赤受封龙虎将军,世受国恩,岂会有二心?”】
大明神宗界。
民间:
百姓甲:“可恶,又到在关键的时候,天道又不给出,在大明朝廷中,此时是谁在给那”努尔哈赤辩护了。”
百姓乙:“我反而觉得这样更好,只要是有人给努尔哈赤辩护就行了。”
“因为天道没有具体的给出是谁在为努尔哈赤辩护,那么那些高堂上的高老爷们,人人都有嫌疑人,并且让他们时刻都在人人自危之中,这岂不更好?”
......
【对于海西女真叶赫部的救援,大明朝廷中,反对出兵救援的人,给出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门。】
【有的言官振振有词:“叶赫与建州相争,乃蛮夷内斗,我大明若轻启战端,反成‘为夷狄守土’,徒耗钱粮!” 】
【掌管兵部的官员则拿出陈年旧案,称“万历二十年援朝抗倭后,边库空虚,若再兴兵,恐激起江南税变”。】
【更有狡黠者借题发挥:“叶赫部素与蒙古勾结,若救其危难,他日或成尾大不掉之势。” 】
【这些冠冕堂皇的论调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私心。】
【那些与努尔哈赤有利益往来之人,在奏疏中反复强调“建州女真长年恭顺,并无犯边实据”。】
【与走私集团利益攸关的人,则通过在朝党羽鼓吹“互市可安边,何需出兵,引起无端战火?”】
【就连明神宗朱翊钧,也更倾向于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人。】
【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人,多年以来的上贡,却是从来没有断绝过的,即使在取得战事利用时,都会将部分战利品,上贡给大明朝廷。】
【在这种的情况下,大明朝廷上下是更倾向于努尔哈赤。】
【有人趁机进言,道:“或努尔哈赤的发展日益强大之后,可以让其对付蒙古人,让其在大明边关之外,与蒙古人两虎相斗。”】
【然而,叶赫部的金台石和布扬古,见大明朝廷如此摇摆不定,争论不休,便在文化大殿前,以额头磕撞于地,鲜血横流。】
【最终,明神宗朱翊均同意派人出面进行调解。】
【明神宗朱翊钧,先是出了户部主事傅宗龙与游击将军萧伯芝率三百人前去赫图阿拉。】
【之后又让游击马时楠,周大岐率领千名擅长火器的大明精锐步兵,进驻叶赫东西两城。】
【在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大摆筵席,以礼相待大明使者。】
【然而,当傅宗龙宣读敕谕,要求努尔哈赤退兵,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努尔哈赤突然拍案而起,指出:“叶赫背信弃义,屡毁婚约!将已许我之东哥改嫁蒙古,此乃奇耻大辱。”】
【“如今更是收留我建州仇敌布占泰,助其为恶,公然与我为敌!而明廷偏听偏信,助纣为虐,以兵甲庇护叶赫,令其有恃无恐!”】
【“此次兴兵,定要讨回公道。”】
【户部主事傅宗龙,游击将军萧伯芝率两人,只能悻悻而回,但两人策马行至辽河渡口时。】
【萧伯芝回望赫图阿拉城方向:“努尔哈赤此獠表面虚与委蛇,实则狼子野心,当初飞百(熊廷弼字飞百)之谏言,并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