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 第558章 晚明名臣马拯与名将杜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8章 晚明名臣马拯与名将杜松

【杀良冒功,在此时的大明军队,尤其是在边军之中,并不是一个罕见情况。】

【毕竟大明王朝的腐败腐烂,也不仅仅是绝大多数的腐儒文官,也依然有武官败类。】

【由于杜松带回来的蒙古首级中,确实有蒙古人的普通民众。】

【宁远兵备马拯,乃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士入仕,为官30余年,从知县做起,足迹遍及大半个大明。】

【乃是晚明时代,少有有无党派的大明清官,名臣。】

【同样,马拯也是之后熊廷弼镇守辽东时的得力的干将之一。】

【之后在镇守一方,面对日益强盛的努尔哈赤与女真人时,马拯能做到了“枕戈衣甲,沥血披肝”,是晚明时期,大明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

【之后,更是在任贵州左布政使(从二品)时,因过程操劳而卒于任上。】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辽东的路上:

熊廷弼的随从,见此一幕,连忙的向熊廷弼兴奋的说道:“大人,这天道是在为大人介绍,大人今天的得力的干将啊!”

“没想到,天道会是如此的眷顾大人。”

“难道是因为,在天道历史进程中,大人的结局过于悲惨,所以在这一世里,天道是在补偿大人吗?”

辽东巡按熊廷弼:“或许吧!”

“天道如此盘点,确实更有利于大明,但努尔哈赤与女真人,也亦能在此世里观看到天道的盘点内容与信息。”

“或许在这一世里,他努尔哈赤可以兵不血刃,就统一了整个女真。”

“但是,大明朝廷里的腐败与糜烂,真的能在这世里清除掉吗?”

......

【万历三十四年(1605),在辽东局势因高淮横征暴敛引起动荡时,马拯从山西副使(正四品),调任为辽东宁远兵备(正四品)。】

【在杜松与熊廷弼提出以捣剿之战术,震慑蒙古诸部时,马拯开始也是认同的。】

【但马拯也担心,杜松会误杀蒙古诸部与大明交好的蒙古部族。】

【当马拯得知,杜松在哈流兔击败的蒙古人是拱兔部时,便特意来查清了一下杜松带回来的蒙古人首级。】

【果然,在蒙古人的首级中,马拯发现了有蒙古人普通民众,以及蒙古人老者的首级。】

【于是,马拯便上疏至大明朝廷,并暗中指出,杜松的哈流兔之捷,有“杀良冒功”之嫌。】

【同时也指出,拱兔部与大明朝廷之间,是有款约存在的,并且拱兔部在过去,也曾协助过明军阻挡蒙古诸部进犯。】

【杜松如此行为,杜松惨杀拱兔部的普通蒙古民众,这会使大明王朝失去一个盟友,再多立一部外敌。】

【而拱兔部,也必定会因为此事,会对大明展开报复与大明为敌。】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这个后世大明辽东宁远兵备的马拯,确实有远见。”

“但我觉得吧,像后世大明辽东局势出现动荡之时,确实要以强硬的武力手段,才能震慑那些有异心的蒙古人与女真人。”

“至于,杜松将普通的蒙古民众也一起给杀了,那就杀了。”

“反正他们也是有异动,想要集结大军之后,趁机劫掠的。”

百姓乙:“就是,从天道盘点上来看,那些蒙古人已经祸害了大明边关上百年,杀了他们的精锐士兵,放过普通民众。”

“那些蒙古的普通民众,就会感恩戴德吗?”

“只要杀的不是自己的大明汉人百姓,那根本算不上‘杀良冒功’。”

后世像这个马拯一个的大明官员,应该很少了吧,

......

【马拯的上疏,还是引起了大明朝廷的关注】

【于是,在身为辽东巡按的熊廷弼,进行了查勘,虽然熊廷弼也认可马拯所言的后患。】

【但熊廷弼认为,此时的辽东地区处在动荡过后的积弱状态之中,胜仗可鼓舞士气。】

【至于杜松,是否存在“杀良冒功”之举,熊廷弼也不认同。】

【在熊廷弼看来,只要蒙古人有了想要南下侵掠大明边关的想法,那就是敌人。】

【不管他是不是蒙古的将士,还是普通的蒙古民众,都要一视对待。。】

【于是,熊廷弼建议朝廷应依功发赏,将问题与胜果分开论处。】

【朝廷最终也了采纳熊廷的其意见,对有功之人进行封赏。】

【同时,熊廷弼也对杜松进行了提醒,并告知杜松,拱兔部极大可能会前来报复。】

【让杜松,时刻都要加强边境防御工事的修筑,增加岗哨巡逻频次,提高军队的警戒级别,做好应对蒙古人突袭的准备。】

【杜松虽是晚明名将,更是以作战勇猛的大明晚悍将,有杜黑子,杜太师之名。】

【但杜松,有勇少谋,性格刚烈亦躁,耐心不足是其最大的缺点。】

【在熊廷弼的提醒之后,杜松确实加强了军队的警戒级别,但是在连续杜松一连加强巡逻两三个月后,便产生了懈怠与放松了警戒。】

【同时,原本在在蓟北与辽东的河西一带进行集结的蒙古各部集结已经散去。】

【杜松更认为,拱兔部的蒙古人应早已退中草原,是不敢来犯大明边关后,便放松了警戒。】

【然而,在万历三十七年(1608)三月,拱兔部联合了小歹青部,共纠集了五千蒙古兵马,乘着夜色,已经稍然的踏进了大明领土。】

【三月十日,拱兔部与小歹青两部的蒙古骑兵,在宁远地区又蛰伏了一日,并且其探子,再次明确了,明军的守备与巡逻松懈后,】

【在十日的当天晚上,五千蒙古骑兵,对大明宁远的中右所屯(辽宁葫芦岛市高岭镇)发起了突袭。】

【月光下,弯刀泛着森冷的光,马蹄扬起细碎的尘土,密集的踏地马蹄声,如闷雷般响起。】

【当对于,自己职本工作,都已经松懈怠慢的明军哨兵,发现从黑夜里,如同鬼魅般杀来的蒙古骑兵时,一切已经晚了。】

【敌袭!敌袭!”凄厉的呼喊声,划破夜空,同时也招来了满天箭雨。】

【不少明军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射倒在地。】

【蒙古骑兵以极快的速度冲到城墙下,有人甩出套索,缠住城垛奋力攀爬,有人从马背上跃起,借助马背与高台,登上城墙,挥舞弯刀杀向城头。】

【屯内的明军慌乱集结,试图抵抗,但平日里松懈的训练让他们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

【很快中右所屯的城门,就被打开,五千蒙古骑兵鱼贯而入,直接就杀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