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一本不正经的修仙感悟 > 第619章 地耳听,天相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样;你想链接别人,也得别人愿意与你链接。不是你想,别人就得跟你好。

你特么抱着一个占别人好的心思,嘴里却说着想对别人好,那特么能不闹心嘛?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是如果你愿意,那就没事儿给花除除草,浇浇水,而不是逼着花变成草,更不是让树活成人。

花想成花,没想成精你逼他成精干啥?树就想当大树,你让它成特么什么妖怪?

给花养成精了,树养成怪了,回头成精的花与树一旦怨你你说赖谁吧?

你得教想出无常的人出无常,想成花仙子的成花仙子,想成树神的成树神。

没这缘分,不能硬逼着人家成,逼急眼了会挠你滴,臭小子。

都不说别的,师父有的哥们朋友。

我特么教他无相认知,教他本自具足,告诉他可以有无限可能这种话他都理解不了。只固化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上,然后又知道不是非黑即白就是跳不出来,有招嘛?没有滴。

修仙这个东西得讲个缘分,无缘不得。

这个缘第一个就得看有没有悟性以及这种认识,没有的话,别说讲佛学,道学,科学还是什么了。你就是讲二元对立,很多人也是听不懂的。

人类的低频,一个是对自然万物的感知低频,另一个就是认知低频。

这两点的根本所在,就是大道机制,或者叫大道发展,亦或者叫自然规律。

也就是为师所说的,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非常懒惰的状态,完全忘记了思考,把习惯当成了思考,忘记了思考本身是一个驳论过程,而非单一结果。

比方说;为师帮你们开窍,对你们来说叫大善,慈悲。而对于那些还在昏沉之人则是恶,因为你们会变得超于常人太多太多,能够看见常人身上的业力规律。

只是看,就能看到他们的思维规律以及情绪规律。

例;三级他心通,

初级;静心时,朝心里问问题,心里就会出现答案。(一般常人,只要能清净,不胡思乱想,也无杂念时,自然会有这个,也有的人没有这个,还有的人不是这个,是妄心给的答案。)

中级;别人问你,你心里直接出现答案,不用自己主动去问。(这时候也依然是无思无念状态,且极具自信时,这个自信不是自己以为自己在自信,而是自然而然的回答。)

高级;地耳听,天相眼,修到极致,张嘴即来,不需要得到什么答案,自动就有,言出法随。在时时通灵状态下,一般问题都可问,不能问这个状态之人太过敏感话题,不然脑子会发热。(别问为啥师父知道,哈哈哈哈哈,因为师父曾经回答别人敏感问题时,脑瓜子就会持续的发热。)

地耳听,这个不讲了。天相眼可以理解为,高级别觉察之眼,觉万相之规律。

这个眼指的就是观,观指的就是觉,觉就是看,看所形容就是眼。

解译为;心灵之眼。

是不是想问师父,这种神通还能升级不啊?

能的,每个人修行的感悟不一,悟性不一,修得灵觉力量不同,所以自然会有很多差别,这个差别就是有人力量强点有人弱一点。

好奇地耳听到底是啥吧?

这个不能教,嘻嘻嘻,这个东西得需要有一天,有人能够自己悟得去。

看你们好奇,那就点一手吧;【大地之上,无常之间,亦有妙音,化无常为常音。】

只能点到这里,别问为啥,别贪。我教了太多东西了,有些东西教完把握不住的话会陷入业障困局。

知道的太多,有时候未必是种好事儿。

师父命硬扛得住,命气弱者,知道的越多,好奇心越重,往往到后面时真心定不住会时不时的迷糊。

大哥写到这里,放下手机起身出去吃了点东西……

……

回来后,继续道;

世间人常说;修行人的能量光,善良之人白光,幸福之人粉光,情绪差的人浅灰色,行大运者为红。心怀恶念则黑。灵体鬼道附体者,青绿,黑光,黑气。

出家人,清澈白,大德高僧,金光,得道圣贤大觉者,紫光。紫金为最高。

实际上这个光,不是肉眼见光,更不是常人觉得的光,以为谁的外边是如何,去觉得有什么光。

一切光皆为心光,与外在完全毫不相干。

这光也为炁,乃人心中的念所导致。

有些人看似表面红光,实则内黑,有些看似圣洁,实则内青。

世人常迷表象,不明光的含义,执于外表下,认知中,以为如是。

这点一定切记,莫着了这种道。

有些人,乞丐相,而内存白光,有些人婆婆表,则内含紫金。

常人的光,在黑白青绿中,时而点点清澈。

世间紫金者,有时紫金,有时青,有时黑白,有时绿。

见他欲念如何,有无我执,法执等等,皆可照见。观照其业流转间,即可照见心光动。

有孩子说;对不起师父,我心中妄念没控制住,时而对您生出不敬,师父请您不要生气,徒儿自扇其脸告诫自己将心放正。

为师想说;其实莫要执着如何,这不怪你,师父也没有怪你,你能看得到敢于认,知悔改,忏悔,以是不易。

妄念并非坏东西,它是我们真心起的妙用。不要怕妄念,只要不跟着它跑,认清它的本来面目,不粘境,不住境,不着相,时时刻刻念起即觉,念起即断,一念断处即菩提。自识之性自会朗然现前。

无念,非是一个念头都不生,若无念头生,会如土木金石。

无念者,念起不住,断灭,无记,去恶存善。

为师的无念,与世间之无念区别甚大,是把自己这个人的意识,或者叫思想存留于阿赖耶识中。

自然无需太多思考,更无需太多念变可行为。

为师也会生起念,一念挂碍着谁,前去解惑,一念感知到谁心中有困,等谁前来,都是会有的。

只是师父不会生那些没用的妄念,内耗自己。

内耗啊,就是自己的各种念头在内心中打架,叮叮咣咣的,闹腾自己的心玩儿。

师父没有那个,师父这种人,要么不说话,有话就直说,早就没有了内耗的这种过程。

偶尔心中有所挂碍,也是挂碍着如何叫醒某些人,也偶尔会无奈于有些人身上的业力之强,所救不得。

虽有挂碍,亦无执着,有心无意,有意无心,有心有意,无心无意,流转间完全掌握着。

只待合适时机,以合适的相,解有缘之人心之所困,若解得,那便解,若解不得,随它去。

毕竟师父这种人,虽不接世间那种超度作法之事。但师父要做这些时,哼哼;

上表天,下示地;

吾罩之人,一切不可欺,

天上的,地下的,都特么给老子听好了。

天上的敢欺我之人,吾飞升之际,不死不休。

地下的敢欺我之人,吾出窍之时,吞汝元精。

吾烧之财,不可贪,吾上之香,不可求。

只看吾之古人心存感恩,随心赠之。

倘若动吾之人一丝一毫,天灭,地灭,上域,下幽,吾当追杀你至万劫初始。

善待吾之人,感恩于情,若有所用,当知会于吾,天涯海角,元神出窍,吾来助之。

禅心——道心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