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了一眼前边人设定的数据后,佘遵提出了问题。

研究员疑惑地问他:“佘总,具体会有什么问题呢?”

佘遵答道:“最直接的可能就是造成空间站外壳无法承受压力发生破裂,也会影响它绕地球轨道运转的稳定性。”

他简单说明了一下关键问题,随后便和大家一起投入到数据校准的工作中。

这种高强度的研究节奏很快,不知不觉两个月过去了。

“谭老,这里应该没问题了,我先回去吧,出来太久了。”想到自己离家已有许久,佘遵对谭老表达了归意。

虽然心里不太舍得,但谭老也知道佘总是有公司的,不能长期待在这边。

“行吧,遇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我们会再找你的。”

“嗯,随时联系就行。”佘遵点头同意后拨打了潘正成的号码。

电话一通,潘正成开口就问:“佘总,您这边完了?”

佘遵淡淡一笑回应:“嗯,任务结束,你安排下飞机明天过来接我。”

“明白,我这就办。”

挂了电话后,潘正成立即开始协调佘遵的专机组人员和航线事宜。

第二天

佘遵乘着自己的私人飞机回到了燕京。

刚下飞机,他就直奔升华集团,连家都没回。

车上,他对着潘正成问了一句:“我现在手头文件多不多?”

潘正成转过身来回答:“有点多。”

“是嘛……”佘遵轻轻应了一声,没再多说。

车子一路驶向科技园,气氛安静而平稳。

一个小时后,佘遵回到了自己办公室门口。

看到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文档,内心瞬间泛起一丝绝望:

我靠!

这也叫多?

明明是山一般的量!即使不吃不喝日夜加班,都得好几天才能处理完!

他对潘正成交代:“最近别让人打扰我。”

说完后,他关上门独自坐进办公室里,一头扎进了文件堆。

就这样,时间一周过去。

在连续不断的努力下,那一堆纸终于差不多被收拾得差不多了。

此刻佘遵瘫坐在办公椅上,享受来之不易的清闲片刻。

恍惚间竟然趴在桌子上打起了盹儿。

梦中不知过了多久,突然他惊醒了,脑中闪出一个念头:

对了,还有一套森林空气净化系统的技术压箱底好长时间了!

都忘了这么久,也是时候把它推进落实了。

这么一想,他强打精神从睡意中清醒过来。

睁开眼,重新开始动脑思考。

其实才过了半小时不到。

通过桌上电话机联系了潘正成后,佘遵叫他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佘总,您找我?”

“你马上通知升华新能源的同事们去会议室准备开会。

我一会就到。”

听完这话,佘遵对着潘正成交代道。

随后他自己也开始准备介绍自然森林空气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而潘正成接到命令后,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十来分钟后,升华新能源的高层们陆续进入了会议室。

大家都静静坐着,等着佘遵出现。

又过个十来分钟,佘遵缓缓走了进来。

刚进来的他将手上的U盘递给潘正成,让他先插好设备。

自己则在位置上坐了下来。

“最近升华新能源怎么样?”

“一切正常,没什么意外状况发生。

我们现在也在研究乙钛元素方舟反应堆的其他应用场景。”

听罢问询,潘副总立刻汇报。

佘遵点头认可后,就转入今天的主题。

“今天开会是为了讨论环保、保护生态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事情。

所以我做了个自然森林空气循环系统的设计稿。

这次的主题就围绕它开展,也是我们要推进的项目。”

佘遵慢慢道出了会议的重点。

听了佘遵这话,潘副总经理忍不住提出了问题。

“佘总,可以请您详细说下这个系统的作用跟运作原理吗?”

“这不正要讲。”

佘尊看了他一眼说道。

然后继续开口:

“这套系统的功能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分离出来,并转化为氧气以及含有碳分子的物质。

目的在于改善空气质量环境。

毕竟这些年温室气体不断上升,尤其是像二氧化碳,直接带来全球气温升高和冰川消融等一连串影响。

最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海水上涨的问题。

这对沿海城市来说是个严重威胁。

如果部署这种设备,就可以配合树木一起净化空气中二氧化碳这类污染物。

当然,必须大范围推广才有效果。

其次它对将来的发展也会有帮助,比如未来我们考虑建设月球基地的时候。

有了它的供氧保障,就不必担心能源供应。

往更大的方向说,甚至能为人类探索外太空计划减轻负担。

说到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对空气中的各类成分进行分层处理,最后提炼出纯净的二氧化碳,再按照程序把它们分解为氧原子和碳原子。

之后这些氧原子会被重新组成氧气释放出去。

至于碳原子,可以用于生产各种以碳为基础的东西,比如钻石之类。

如果技术足够成熟,也许未来钻石会便宜到比蔬菜还亲民也说不定。”

佘遵说完后,目光扫视着现场众人。

话音刚落,潘副总果然提出新的问题:

“佘总,如果是这样,那这项计划未来的盈利点在哪里?

难道只是一种公益性质?”

“靠慈善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

我们可以产出纯度高的工业级氧气对外销售。

主要销往国外地区,价格可以放得灵活一点,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很多国家都存在需求:像我们的邻居国、还有非洲一些国家等等。

国内钢厂也是合作对象,让他们采用我们的新设备来满足炼钢时的氧气需求。

赚钱方式有很多,为什么不试着多动动脑子?”

听了这话,潘副总顿感尴尬。

这种问题都能问出口确实有点丢人……

“明白了,谢谢佘总。”

回应了一声,潘副总赶紧继续追问:

“佘总,那这个空气循环系统的第一个实验点设在哪呢?”

“西北吧!那里地广人稀,适合作为第一阶段测试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