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李忠,史进很快便遇到了王经。
岳飞部下文武兼备的人才一大堆,王经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经常被岳飞派往做一些比较细致的工作。
眼下王经就正在做着一件很需要耐心的工作,那就是安抚本地波斯百姓,招揽逃走的百姓,消灭本地残存的地主,然后进行粗略的均田。
虞允文与王经部下的一名参军对接完毕,看到汉军士兵从一个波斯人村子里押出一群凄凄惨惨的人,男女老少皆有,道路两旁围着许多波斯百姓,衣着寒酸,神情麻木,似乎发生的这一切都与他们毫无关系。
虞允文轻轻叹了一口气,这样麻木的百姓,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
他记得少年时见到朝廷强制推行均田令,小吏们带着汉军士兵主持各乡各村的均田,当现场写就、盖章、摁手印的新田书契约交给分得土地的百姓手中时,那些也曾经麻木不堪的百姓们不可置信地看着新的地契和属于自己的土地,猛然爆发出的欢呼声与喜极而泣声。
或许这些波斯百姓们还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他们仍旧视汉军为新的征服者而非解放者吧。
“老兄们当真辛苦了!”虞允文由衷地夸赞,与他对接的那个参军应该是陇右人,西域的风吹得他肤色黢黑,他用带着河西走廊特有的鼻音憨厚地回应道:“辛苦个甚,也就咱汉人心软,见不得穷人受苦!”
被汉军士兵押出村子的显然是一户为富不仁的波斯地主,为首的两个衣着华丽、还穿着丝绸的男人被汉军就在村外砍了头,其余男女都被暂充作俘虏,关押进了军营。
这些地主家眷将会被当做奴隶,售卖给愿意跟安西都护府做生意的商人们,按照汉军的潜规则,他们大概率会被卖到东喀喇汗国的喀什噶尔一带,或者卖给大食商人,送到巴格达城那里去。
奴隶贸易在这个时代一点儿也不稀奇,也就华夏王朝是个异类,从前宋继承到本朝的奴仆制度,是雇佣关系而非彻底的人身依附关系。
那个参军突然笑呵呵地问:“老兄,要不要波斯胡姬?这户地主有个十四岁的女儿,还是个雏,给老兄留着?”
虞允文顿时不好意思起来,连忙在马上一拱手:“多谢了,我这里还要赶路,有机会再见啊,告辞了!”
在接到皇帝调令之后,虞允文对安西都护府就做了些了解,本朝在西域两大都护府,安西比北庭更夸张一些,因为安西都护府兼有驻军、征兵、设卡收税以及贸易权。
这样的权力,在内地省府根本不可能出现,俨然就是唐朝节度使的翻版,但朝廷还是默认了,或者说特别给了安西都护府诸多权力。
也不是没有反对声音,但声音很小,因为明眼人都清楚,朝廷在万里之外驻扎一支军队,后勤补给困难,不给安西军队更多的权力,朝廷根本就没法维持在这一地区的威慑力。
说白了还是河西走廊的运力有限,朝廷不得不加大对漠南商道的投入,若是河西走廊似唐朝那般水土丰茂、林木草地众多,与北庭之间的道路通畅,安西都护府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权力的。
故而每一个在安西都护府的汉军将士,都算得上是拥有辖区内土地分红权的另类小地主、是奴隶贸易的参与者,戍边三年或者五年,只要没有战死或者病死,那基本上就能够赚够了养家立业的钱财。
国内无人嫉妒,因为这都是安西将士拿命换来的,也是他们应得的。
离开了这一处正在惩治地主、推行均田的波斯村庄,虞允文跟着史进继续赶路,黄昏时他就见到了王经,并被分配到一处已经被清空了的波斯地主宅院中歇息。
虞允文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这座宅院,觉得波斯人中的地主也不怎么会享受生活嘛,只看建筑,还不如河东行省的那些前宋时期的地主之家更富丽堂皇。
直到负责引路的小吏介绍了这户地主挖掘的、私藏家财的地窖,虞允文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果然天下的地主们都是一个德行,赚了钱就要藏起来。
那小吏还给了虞允文一枚波斯银币当收藏,那枚波斯银币做工相当粗劣,一个不那么规则的圆饼状,上面有一个模糊的人头铸印,据说是某个波斯苏丹,并不是与汉军交战的阿机思。
汉军一路推进而来,岳飞执行了“一刀切”的对策,只要是名下拥有超过一定数量土地的,都被认定为地主,汉军抄家、砍头,然后地契回收,由留在后面的王经主持土地的重新分配。
这肯定会引起相当一部分的波斯地主、以及地主名下的雇农、农奴们的反抗,但是汉军将士们不在乎。
杀掉反对者,然后扶持汉军的拥护者和支持者,这是中原王朝熟练做了一千年的事情,既然此前的波斯大地主阶层们不愿跟汉军站在一条战线,那我们就自己动手重新找代理人!
虞允文对安西都护府的了解又多了一层,在楚国公的带领下,安西都护府就仿佛一部精密的机器,杀戮只是维护朝廷统治的手段或者说过程,绝非仅仅是目的。
向岳飞本部靠拢的这一路上,史进与虞允文一直在追赶,汉军对已经占领地区的豪族清理,并没有得到波斯百姓第一时间的拥护,气氛有些怪异,似乎隐藏着一些反抗的情绪。
但随着史进领兵到来,占领区民间又变得安静下来,波斯人终于意识到,这一次遥远的东方王朝是动了真格,若是他们真的想要反抗,估计下一批被汉人征调的蛮族骑兵会再次杀过来。
在史进离去后,王经挑选为示范区的均田工作,一下子就变得顺畅了起来,一些分得土地的波斯百姓连忙劳作了起来,想要争取将受战乱影响的荒废农事赶快弥补一下。
无论如何,今年的这一茬粮食收成,能收一些,总不至于饿死。
等到虞允文与史进赶到一座名为“乌犍德”的小城时,传令兵送来了最新的消息:楚国公已经领兵杀到距离玉里犍城大约不足百五十里的地方,你军要迅速赶上,顺便护送一批从药杀水方向送来的粮食。
虞允文第一次发现,自己跟着大军紧赶慢赶,居然还追不上岳飞前进的脚步,楚国公不愧是名字带了个“飞”字的人,这打仗推进的速度,当真跟有了翅膀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