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老爷子,我就说这多参观博物馆,对古玩的眼力是有提升的。”曹子建笑着开口道:“你挑得这四件瓷器,都是很有年头的藏品。”

听着曹子建的夸赞之词,林卫国一脸得意的看向林泰,道:“大孙子,听到没有?我就说你爷爷我现在的眼力已经今非昔比了,你还不信。”

“现在小建都夸赞我了,你应该信了吧?”

“爷,你刚说的要求是5到20万区间,现代工艺品,也达不到这价格呀。”林泰开口道。

“大孙子,承认你爷爷优秀就这么难吗?”林卫国瞪了一眼林泰。

这一次,没等林泰开口,曹子建率先出声帮林泰解释了起来。

“老爷子,林泰他也是怕你骄傲上,等回到京城之后又放开手脚,开始肆无忌惮的去收购其他古玩,归根结底,还是担心你上当受骗。”

林卫国闻言,拍着林泰的肩膀,道:“大孙子,你放心吧,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爷爷还是懂得。”

“以后爷爷购买古玩,专找熟人,不熟的人绝对不会贸然入手。”

“爷,这生人宰一半,熟人大满贯的道理你不懂吗?”林泰接口道:“我觉得你想要不被人骗,只有提高自己的眼力才是硬道理。”

此话一出,林泰就感觉哪里不对。

赶忙朝着曹子建开口道:“曹哥,我说的熟人大满贯可不是说你,你别误会,我相信曹哥不会坑我爷爷的。”

“那可不好说。”曹子建开玩笑道。

“呃....”林泰一愣。

“好了,不逗你了。”曹子建笑着摆了摆手,看向林卫国,道:“老爷子,我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你挑的这四件古玩吧。”

“好。”林卫国点了点头。

曹子建这就率先将那件清咸丰黄地粉彩花卉纹碗握在手上,另一手手指微曲,在碗壁轻弹了一下。

顿时,一道声音像磬器一样响亮发出。

“好清脆的声音。”林卫国开口道。

“这主要是因为该碗胎体轻薄坚致的原因。”曹子建答道:“所以叩之声如铜磬。”

“而且该碗器壁弧度流畅,足径约5厘米,尺寸紧凑适于把玩。”

“粉彩花卉纹象征也好,折枝牡丹和菊花的组合,寓意富贵长寿。”

“釉色明黄匀净,可见轻微波浪纹,此乃咸丰官窑典型工艺。”

“所以,这是一件咸丰官窑瓷?”林卫国开口道。

“没错。”曹子建说着,将瓷碗翻了个底给林卫国看了起来。

只见底部落得是巩红‘大清咸丰年制’六字。

“小建,这什么价格?”林卫国问道。

“十九万。”曹子建答道。

听到这价格,林卫国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曹子建还以为对方是在纠结价格上的事的,开口道:“老爷子,我这报价已经是最低价了,如果你觉得价格高了,咱们可以看看其他的。”

“小建,我纠结的并不是价格上的问题。”林卫国摇了摇头:“而是我买了这件瓷碗,别人会不会夸我眼光独到呢?”

“只要对瓷器稍微了解一点,肯定夸你选得好。”曹子建开口道。

“怎么说?”林卫国双眸一亮。

“虽然说,十九万,也能买到清三代的官窑,但那些都是官窑中的普品。”曹子建解释道:“但这件黄地粉彩花卉纹碗就不一样了,他在咸丰官窑中,已经算是达到精品这一类了。”

“众所周知,在咸丰时期,虽然因为战乱导致御窑产量锐减,但黄地粉彩的瓷器仍竭力维持宫廷气度,因为这是帝王专属色。”

“而且其存世量比之清三代的官窑普品都要少上许多,而这也是它收藏价值的核心所在。”

“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嘛,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所以相比起收藏清三代官窑普品,这件瓷碗能让人一下就感受到你的品味不凡。”

“说得好像有那么一些道理。”林卫国沉吟道。

曹子建见对方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继续开口道:“老爷子,这样吧,我店里也有清三代官窑的普品,价格跟这件差不多,我拿过来放一起,让你直接比对一下,看看哪件瓷碗带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这可以。”林卫国连道。

当即,曹子建从柜台上拿过一件清雍正斗彩三多纹小碗,同那件黄地粉彩花卉纹碗摆在了一起。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当两者摆放在一起后,不管是林卫国,还是林泰,都觉得那件咸丰黄地粉彩花卉纹碗看着更霸气一些。

“子建,那这件瓷碗我要了。”

见林卫国并没有跟自己讨价还价,这也使得曹子建对于接下来的那些藏品,都没有刻意虚报价格。

林卫国看中的第二件藏品,是一个直径达到了近35cm的大盘。

盘内用青花绘八仙祝寿图,层次分明,构图合理。

“小建,这是哪个时期的官窑?”林卫国问道。

“这不是官窑,而是民窑。”曹子建说着,将瓷盘的底部亮给林卫国看了起来。

只见底部虽然有落款,但落得并不是署年款,而是青花双圈隶书‘玉堂佳器’款。

“玉堂佳器?这款识是什么意思?”林卫国露出疑惑之色。

“这是明代后期至清代早期瓷器上的吉言赞颂款。”曹子建答道:“主要用于表达器物珍贵性和吉祥寓意的,盛行于顺治、康熙时期,到了雍正后这种款就不再使用了。”

“所以,这是清早期的瓷盘?”林卫国恍然道。

“对。”曹子建点头。

“什么价格呢?”林卫国问道。

“十五万。”曹子建答道。

“怎么民窑也这么贵?”林卫国眉头一皱。

“首先,这个盘子器型够大。”曹子建解释道:“虽为民窑,但此盘釉面光洁亮丽,胎体坚实、画工精细,釉质温润,青花发色典雅。”

“算得上是顺治青花瓷典型代表,具有较高艺术与历史价值。”

林卫国‘哦’了一声,要求道:“小建,你能不能拿件顺治官窑青花过来?我想比对一下,看看官窑和民窑之间的区别大不大。”

“这.....”曹子建面露为难之色道:“老爷子,您有点难为我了。”

“店里没有顺治官窑?”林卫国开口道。

“不仅我店里没有,大多数的博物馆也都没有。”曹子建点头道:“因为顺治那会,属于清政权初立之际,各地战争尚未平息,以景德镇为中心的瓷业生产,在晚明时就已趋衰落,清初那会更加颓败不堪,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虽然说,清代提出创建御窑厂的时间是顺治十一年,但真正创立,是康熙十九年。”

“《饮流斋说瓷》中就有记载:“顺治仅一度开窑烧瓷,故顺治瓷品极少....”

“少?那岂不是说,顺治官窑的价格都极高?”林泰开口道。

“虽然说,物以稀为贵,但瓷器还要讲究当时的制瓷工艺。”曹子建开口道:“顺治时期的瓷器,大部分遗存明代粗率、稚拙的制瓷风格,在工艺上,远不及清三代时期的官窑瓷。”

“所以,同样是精品瓷,在价值上,跟清三代的精品瓷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小建,我发现,搁你这买古玩,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呢。”林卫国笑道:“所以说,这件瓷器,倘若我买回去摆在家里,如果让一些稍微对瓷器有了解的人看到,他们会不会觉得我挑的不够好?”

“老爷子,别人觉得你挑得好不好,除了跟你入手的是什么瓷器以外,还跟你花费的金钱有很大的关系。”曹子建开口道。

“倘若你花了500万,买到的只是一件清三代的官窑普品,别人也会说你眼光不行。”

“倘若你花了5万,就买到一件清三代的官窑普品,哪怕那官窑的纹饰不尽如人意,但你花的钱少呀,就能弥补这一点。”

“同理,这虽然是顺治民窑,但器型如此之大,一改明代风格,清雅脱俗,绘画工丽隽秀,只用十五万,他们只会说你捡漏了。”

“那成,这件我也要了。”林卫国应道。

最后的最后,林卫国一共在随缘居入手了八件瓷器,花了一百四十一万。

本来还想着继续入手几件的,但发现,再买的话,有些不好带回去,也只能暂时作罢。

曹子建想着,今儿对方让自己都开张了,加上林泰和林卫国也算是远道而来,如果不请人家吃个晚饭,有点说不过去。

当即,曹子建招呼了一声:“林老爷子,林泰,我带你们尝尝咸阳的特色美食吧。”

“行。”林泰和林卫国都没拒绝。

曹子建这就让林卫国将购买的瓷器先放到自己店里,而后开车带着两人来到了秦皇食府。

毕竟这里的菜品在曹子建看来还是不错的。

由于正值饭点,店内的客人还挺多的。

包间是没有了,最后三人选了个大堂的位置坐下。

点了本店的几道特色菜,便是吃了起来。

只是相比起曹子建和林泰的大快朵颐,林卫国只是浅尝了几口。

倒不是这些菜不合他的口味,而是年纪大了,胃口变小了。

曹子建作为‘地主’,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对方一个人坐在那看自己和林泰吃,于是跟林卫国闲聊了起来。

“老爷子,你之前对于古玩也没啥研究,为什么突然要选择收藏古玩呢?”曹子建问道。

他知道,像林卫国这样的老年人选择进入古玩这一行的原因,无外乎几个。

要么有恋旧情节,想着通过古玩找到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要么就是生活太单调,想找些兴趣爱好,通过收藏和研究古董来打发时间。

要么就是想感受一下华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这话说起来就话长了。”林卫国开口道:“我记得半年前吧,我一老友过七十岁大寿。”

“当时,他的亲朋好友在寿宴上给他送了很多贺寿之礼。”

“第二天,他就邀请我们其他老友聚在一起,分享他收到的贺礼。”

“多是上了年代的老物件。”

“当时他还跟我们说,我们在年轻人眼里就是个老古董,既然被称作老古董,自然要对古董有研究,并喜欢研究古董才行。”

“我听了后,想着自己手里有些闲钱,没事的时候就跟着他们一起去潘家园闲逛。”

“看中自己觉得还不错的东西,也会花钱购入,只是一般都控制在几百几千一件而已。”

“后来,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自己各自的收藏时,发现我的收藏是最低端的,都是一些现代工艺品。”

说到这的时候,林卫国的老脸也是不自觉的红了起来。

“爷,你对古玩又没研究,在潘家园买到现代工艺品不是很正常吗?”林泰接口道。

“可是,他们买的都是老物件呀。”林泰苦声道:“于是,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买一些真正的古董,让他们羡慕羡慕。”

“只是,最后的结果你们也知道了,非但没有收获羡慕,还被人给当成傻子被骗了一大笔钱。”

“哎,说起来都是泪。”

曹子建没想到,林卫国加入古玩行的出发点居然仅仅是为了在他老友面前显摆一下。

“爷,你也老大不小的人了,怎么还有那么大的胜负欲?”林泰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越老越好面的道理你没听说过嘛?”林卫国没好气道。

“林老爷子,现在你手里的这些藏品可以让你找回面子了。”曹子建笑着开口道。

“没错,等我回去,绝对要喊他们过来好好欣赏一下。”林卫国重重的点了点头。

等到吃饱喝足,自然就是买单走人了。

“我去买单。”曹子建说着,便是起身朝着前台走去。

林泰见状,赶忙跟上:“曹哥,白天的时候电话里说过,这顿我请的。”

“你带你爷照顾我生意了,今儿怎么还能让你破费?我来。”曹子建坚持道。

“你想请,下次,今天这顿怎么也得我来付。”林泰说着,也不给曹子建拒绝的机会,直接就把单给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