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寺初建时只有两个和尚。
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天资聪颖颇具慧根,师傅所有的经书他全部倒背如流,讲解的经文他早已融会贯通。
这却让他十分苦恼。
师傅唯一让他做的除了撞钟还是撞钟,每天清晨和日暮准时准点,刮风是他,下雨也是他,无聊到有时他会趴在撞钟木上荡千秋睡着,迷迷糊糊没注意自己身体向前滑,直到他的光头在大钟上“当”的来一下。
小和尚也想像师傅那样开坛讲经,给众生指点迷津,授无上功果福报。
师傅只是不允。
但他不跟师傅生气,生气就犯了嗔戒,贪嗔痴是佛门弟子三毒,他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那有什么办法排解心中苦闷呢?
他终究找到了一个好办法。
师傅不让他和香客讲经,可没说不让他和其他众生讲经,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也是众生啊!
寺庙和渭水交接的地方不是有一座石桥么?
桥下生着一片野莲,他经常看到有一条金鲤跳出水面叼白莲花瓣来吃。
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条幸运的金鲤将率先得到他的独家点化,早登极乐……啊呸!是种极乐因,得极乐果!
无论讲经还是听经都需要恒心,只要有了讲解的对象,自己所知所感所悟得以倾诉,小和尚便乐此不彼。
他一直讲,金鲤一直听。
这一讲春去秋来呀!
梵净寺从只有他和师傅两个人,增加到十几位大和尚,小和尚也变成了小伙子和尚,他浑然不觉,痴迷其中,直到师傅来找他,问他:“还想到俗世开坛讲经么?”
小和尚答:“不想了。”
师傅说:“渡诸众生是无上功果,渡一众生亦是无上功果,渡诸众生易,渡一众生难。你愿为金鲤择一难路?”
小和尚答:“愿意。”
师傅说:“你得为她修九世苦禅转九世为僧讲九世经文,期间不得与她相认,不得有一言语,最后仍不得解脱,你会化作肉体凡胎与她一同历经情劫,何如?”
小和尚答:“如此心。”
师傅不说话了。
老师傅独自来到小和尚给金鲤讲经的那座石桥,问桥下一株白莲。
“他愿意给金鲤讲九世经文,你愿意看他讲九世经文?”
白莲如少女稚嫩的声音坚定答道:“我愿意。”
老师傅说:“那么九世之后你便与他们一同经历情劫。”
白莲谢过老师傅。
小和尚又如约来桥边给金鲤讲经,发现师傅端详坐于桥面。
小和尚一呆,师傅是睡着了么?
师傅早就跟他说过出家人无视生死,无须留恋,小和尚心里悸动,最后却淡然笑了笑——不用悲戚,师傅去的是极乐世界。
他也会去到那个世界,只是在那之前他要经历九世轮回,给金鲤讲九世经文,最后与她一同经历情劫,放得始终。
一如王夫人讲述她的过往,金鳞仙子讲述她的遭遇,渡心禅师讲述的是他的宿命轮回。
最后这一世,他变成虞长卿,金鲤变成了金鳞仙子,白莲变成了王夫人。
他陪了金鳞仙子九世轮回,白莲陪了他和金鳞仙子九世轮回。
最后这一世是他们共同经历情劫。
一切因到此终于得了果,一切苦难到此终于得了圆满。
渡心禅师那晚给长孙无尘和夜公子讲佛陀弟子阿难的时候,说的正是他与金鳞仙子和王夫人之间的故事吧。